明辨与审思:教师应对“后真相”时代挑战
发布时间:2021-01-24 09:34
2016年以来,"后真相"问题从特有的政治话题逐渐发展为全球性社会议题,从而对多学科领域同时提出挑战。"后真相"时代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真相的唯一性和绝对性,宣告了统一价值标准逐渐消融后,共有真相认知弱化而相对真相和多面真相重新塑造事实的时代。教育领域对"后真相"的理论探讨方兴未艾,而现实层面的教育"后真相"对教师的认知冲击不容忽视。教师务必要有所思想和行动准备,尊重"多重真相"的合理性,强化实践反思与真相解释力;悬置"主观真相"的情感产物,以理性判断还原事实;接纳"未知真相"的多种可能,唤醒教育智慧全面提升,从而充分应对"后真相"时代挑战。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何谓“后真相”时代
二、“后真相”时代背景对教育的挑战
(一)解释冲突:教育改革探索下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论争
(二)情感过剩:教育舆论导向下的现实重构
(三)未知谜题:教育发展预测中的或然性建构
三、教师应对“后真相”时代挑战的路径
(一)尊重“多重真相”存在的合理性,加强实践反思能力和真相解释力
(二)悬置“主观真相”的情感产物,以理性判断还原客观事实原貌
(三)接纳“未知真相”的多种可能性,唤醒教育智慧提升现实应变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舆论中的情绪、偏见及“聚合的奇迹”——从“后真相”概念说起[J]. 郭小安. 国际新闻界. 2019(01)
[2]“后真相”时代教育舆情话语的产生、传播与反思[J]. 田凤. 当代教育科学. 2018(10)
[3]回归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反思自媒体时代的后真相及其原理[J]. 张庆园,程雯卿.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9)
[4]教师最需要什么素养[J]. 陈向明.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8)
[5]“后真相”时代:话语的生成、传播与反思——基于西方政治传播的视角[J]. 支庭荣,罗敏. 新闻界. 2018(01)
[6]“后真相”本质上是后共识[J]. 汪行福. 探索与争鸣. 2017(04)
[7]从后真相到新秩序:别样共同性及其公共治理[J]. 陈忠. 探索与争鸣. 2017(04)
[8]智慧教育时代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发展路径探究——美国《规划未来,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报告解读及启示[J]. 马玉慧,柏茂林,周政.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3)
[9]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王策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03)
本文编号:2997019
【文章来源】:当代教育科学. 2020,(06)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何谓“后真相”时代
二、“后真相”时代背景对教育的挑战
(一)解释冲突:教育改革探索下的教育理念与价值论争
(二)情感过剩:教育舆论导向下的现实重构
(三)未知谜题:教育发展预测中的或然性建构
三、教师应对“后真相”时代挑战的路径
(一)尊重“多重真相”存在的合理性,加强实践反思能力和真相解释力
(二)悬置“主观真相”的情感产物,以理性判断还原客观事实原貌
(三)接纳“未知真相”的多种可能性,唤醒教育智慧提升现实应变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舆论中的情绪、偏见及“聚合的奇迹”——从“后真相”概念说起[J]. 郭小安. 国际新闻界. 2019(01)
[2]“后真相”时代教育舆情话语的产生、传播与反思[J]. 田凤. 当代教育科学. 2018(10)
[3]回归事实与价值二分法:反思自媒体时代的后真相及其原理[J]. 张庆园,程雯卿.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8(09)
[4]教师最需要什么素养[J]. 陈向明. 中国教育学刊. 2018(08)
[5]“后真相”时代:话语的生成、传播与反思——基于西方政治传播的视角[J]. 支庭荣,罗敏. 新闻界. 2018(01)
[6]“后真相”本质上是后共识[J]. 汪行福. 探索与争鸣. 2017(04)
[7]从后真相到新秩序:别样共同性及其公共治理[J]. 陈忠. 探索与争鸣. 2017(04)
[8]智慧教育时代我国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发展路径探究——美国《规划未来,迎接人工智能时代》报告解读及启示[J]. 马玉慧,柏茂林,周政. 电化教育研究. 2017(03)
[9]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 王策三.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2004(03)
本文编号:29970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29970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