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胞数量与性别结构对教育程度影响的城乡差异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4 17:13
教育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普遍提高人口质量是增强国力的必备条件。但在人口数量与人口教育程度从而质量之间存在着复杂关系。1960年Becker提出了孩子数量与质量相互替代的经济模型,开启了从微观家庭研究教育问题的新视角。1981年Blake用资源稀释理论对此做出了进一步解释,指出兄弟姐妹人数的增多导致分配到每个孩子身上的家庭资源份额减少,进而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成就都有负面影响。这一理论得到众多的经验数据支持,同时也有一些实证研究否认孩子数量与质量之间的替代关系。由此显示出这个问题的复杂性。基于我国发展中国家的现实和特殊的计划生育政策,家庭子女或同胞数量对每个子女教育程度的影响如何,值得我们关注。以往在这方面的研究尚留有若干空白,值得进一步探讨。发展教育事业,追求效率的同时也要兼顾教育公平。在我国,教育的城乡差异一直存在,教育的性别差异也较为突出,城乡地区之间教育的性别差异更有明显不同。本文考虑我国经济发展状况、人口与教育政策的变化和传统文化的影响,旨在观察和探讨家庭中同胞数量变化时,不同性别个体的教育程度变化,并比较这一变化的城乡差异。本文的主要目标是探究在我国城乡地区...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2 理论基础与现实情况描述
2.1 理论基础与模型
2.1.1 孩子质量-数量替代模型
2.1.2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2.1.3 同胞数量的教育效应
2.2 关于我国人口状况与教育投资的现实描述
2.2.1 不同时期的人口和教育政策
2.2.2 教育的城乡差别
3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变量
3.3 模型选择
3.3.1 受教育年限模型
3.3.2 升学模型
4 实证研究
4.1 同胞数量与性别结构对教育年限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
4.1.1 假设
4.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3 同胞数量对受教育年限影响的城乡差异实证研究
4.1.4 同胞数量与性别结构对教育年限影响的城乡差异实证研究
4.1.5 Ⅳ估计
4.2 同胞数量与性别结构对升学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
4.2.1 假设
4.2.2 三阶段升学的描述性统计
4.2.3 同胞数量对升学影响的城乡差异实证研究
4.2.4 同胞数量与性别结构对升学影响的城乡差异实证研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同胞数量与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J]. 黎煦,刘华. 人口与经济. 2016(03)
[2]家庭收入、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城市家庭教育投资[J]. 甘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3]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视角[J]. 王军. 人口学刊. 2015(02)
[4]农村家庭子女数量与高等教育选择的关系——基于江西省D县的调查[J]. 张凡永,陈方红. 高等农业教育. 2014(10)
[5]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J]. 谷宏伟,杨秋平. 宏观经济研究. 2014(05)
[6]同胞性别结构、家庭内部资源分配与教育获得[J]. 郑磊. 社会学研究. 2013 (05)
[7]影响江西省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意愿的因素研究[J]. 贺建清.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8]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基于中国大陆分省生育水平现状的分析[J]. 尹文耀,姚引妹,李芬.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6)
[9]工资率、“生育陷阱”与不可观测类型[J]. 贾男,甘犁,张劼. 经济研究. 2013 (05)
[10]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 吴愈晓.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3)
本文编号:3408131
【文章来源】:东北财经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创新点和不足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
2 理论基础与现实情况描述
2.1 理论基础与模型
2.1.1 孩子质量-数量替代模型
2.1.2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
2.1.3 同胞数量的教育效应
2.2 关于我国人口状况与教育投资的现实描述
2.2.1 不同时期的人口和教育政策
2.2.2 教育的城乡差别
3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
3.2 变量
3.3 模型选择
3.3.1 受教育年限模型
3.3.2 升学模型
4 实证研究
4.1 同胞数量与性别结构对教育年限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
4.1.1 假设
4.1.2 描述性统计分析
4.1.3 同胞数量对受教育年限影响的城乡差异实证研究
4.1.4 同胞数量与性别结构对教育年限影响的城乡差异实证研究
4.1.5 Ⅳ估计
4.2 同胞数量与性别结构对升学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
4.2.1 假设
4.2.2 三阶段升学的描述性统计
4.2.3 同胞数量对升学影响的城乡差异实证研究
4.2.4 同胞数量与性别结构对升学影响的城乡差异实证研究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思考与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同胞数量与教育获得的性别差异[J]. 黎煦,刘华. 人口与经济. 2016(03)
[2]家庭收入、未成年子女数量与城市家庭教育投资[J]. 甘宇.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3]生育政策调整对中国出生人口规模的影响——基于生育意愿与生育行为差异的视角[J]. 王军. 人口学刊. 2015(02)
[4]农村家庭子女数量与高等教育选择的关系——基于江西省D县的调查[J]. 张凡永,陈方红. 高等农业教育. 2014(10)
[5]收入和子女数量对城市家庭教育投资行为的影响——基于大连市的实证研究[J]. 谷宏伟,杨秋平. 宏观经济研究. 2014(05)
[6]同胞性别结构、家庭内部资源分配与教育获得[J]. 郑磊. 社会学研究. 2013 (05)
[7]影响江西省农村贫困家庭教育投资意愿的因素研究[J]. 贺建清.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3)
[8]生育水平评估与生育政策调整——基于中国大陆分省生育水平现状的分析[J]. 尹文耀,姚引妹,李芬.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6)
[9]工资率、“生育陷阱”与不可观测类型[J]. 贾男,甘犁,张劼. 经济研究. 2013 (05)
[10]中国城乡居民的教育机会不平等及其演变(1978—2008)[J]. 吴愈晓. 中国社会科学. 2013(03)
本文编号:3408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40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