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育”并举背景下劳动教育新视野——基于“三教融合”的视角
发布时间:2021-11-12 08:22
坚持"五育"并举的理念,是新时期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原则,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重提"五育"并举就是要再次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而要实现这一理想就需要集合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力量,形成"三教融合"的良好局面。"五育"并举实施的难点在劳动教育,其既需要突破劳动教育等同于"劳动锻炼"的陈旧思维,也需要破除劳动教育就是"手工作业"的理解误区。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当提倡在教育中融入劳动的元素以及通过教育者的策划与组织去实现劳动育人的目的。要突破劳动教育实施的困境则需要树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观;发挥政策引导的作用,明确"三教"的地位;通过对国内外先进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实现广泛的社会参与和"三教融合"。
【文章来源】: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牛久市课后服务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成立70年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基于教育政策学的视角[J]. 张雨强,张书宁.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0)
[2]社会教育力:概念、现状与未来指向[J]. 叶澜.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0)
[3]终身教育视界: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力的聚通与提升[J]. 叶澜. 中国教育科学. 2016(03)
[4]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J]. 杨雄,刘程. 社会科学. 2013(01)
博士论文
[1]日本课后服务的场域建构研究[D]. 屈璐.华东师范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490528
【文章来源】:现代远距离教育.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牛久市课后服务体系的建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中国成立70年劳动教育的历史演变——基于教育政策学的视角[J]. 张雨强,张书宁. 中国教育学刊. 2019(10)
[2]社会教育力:概念、现状与未来指向[J]. 叶澜. 课程.教材.教法. 2016(10)
[3]终身教育视界:当代中国社会教育力的聚通与提升[J]. 叶澜. 中国教育科学. 2016(03)
[4]关于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合作的思考[J]. 杨雄,刘程. 社会科学. 2013(01)
博士论文
[1]日本课后服务的场域建构研究[D]. 屈璐.华东师范大学 2019
本文编号:34905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4905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