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发展学校的现实困境及其突破路径
发布时间:2021-11-12 06:08
教师发展学校是大学和中小学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而合作组建的学习共同体。从宏观、中观、微观与学理四个层面来看,我国建立科学有效的教师发展学校不仅十分重要而且还非常必要。但从现实实践来看,当前我国教师发展学校面临着诸多困境,即参与各方的合作目的趋向功利化,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外部保障条件缺乏,合作各方之间存在利益诉求方面的博弈,教师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双向交流不畅等困境。这需要从参与各方通过对话达成合作目的,完善内外保障体系,提高合作实效,合作各方以目标和责任为指向,不以利益诉求为归宿,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等方面来突破。
【文章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2020,35(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的必要性
(一)宏观层面: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二)中观层面:高校、政府、中小学三方共赢的需要
(三)微观层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四)学理层面:回归教师教育本真的需要
二、当前我国教师发展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参与各方的合作目的趋向功利化
(二)内部运行机制乏力,外部保障条件不足
(三)合作各方之间存在利益诉求方面的博弈
(四)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各合作主体交流渠道不畅
三、教师发展学校的突破路径
(一)参与各方通过对话达成合作目的
(二)建立健全内外保障体系,确保教师发展学校顺利运行
(三)合作各方以目标和责任为指向,不以利益诉求为归宿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绩、问题与省思:走向协同的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建设[J]. 黄晓,张飘洒. 教师教育研究. 2019(05)
[2]教师发展学校的角色定位与改进建议——以浙江省8所教师发展学校为例[J]. 舒志定,侯超杰. 教师教育论坛. 2019(03)
[3]教师发展学校的现实困境与实践反思[J]. 崔少琳,刘擎擎. 课程教学研究. 2017(08)
[4]基于U-G-S协同模式的教师发展学校设计[J]. 李素芹,胡惠玲.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04)
[5]教师发展学校:利益博弈、共同目标与责任指向[J]. 赵彦俊. 教育导刊. 2012(02)
[6]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现象学意蕴[J]. 刘秀江,张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5)
[7]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现象学探析[J]. 刘秀江,张琦. 教育科学研究. 2011(03)
[8]教师发展学校:营造高校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J]. 朱元春. 教师教育研究. 2008(06)
本文编号:3490321
【文章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2020,35(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建立教师发展学校的必要性
(一)宏观层面:科教兴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二)中观层面:高校、政府、中小学三方共赢的需要
(三)微观层面: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四)学理层面:回归教师教育本真的需要
二、当前我国教师发展学校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参与各方的合作目的趋向功利化
(二)内部运行机制乏力,外部保障条件不足
(三)合作各方之间存在利益诉求方面的博弈
(四)教育活动形式单一,各合作主体交流渠道不畅
三、教师发展学校的突破路径
(一)参与各方通过对话达成合作目的
(二)建立健全内外保障体系,确保教师发展学校顺利运行
(三)合作各方以目标和责任为指向,不以利益诉求为归宿
(四)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成绩、问题与省思:走向协同的浙江省教师发展学校建设[J]. 黄晓,张飘洒. 教师教育研究. 2019(05)
[2]教师发展学校的角色定位与改进建议——以浙江省8所教师发展学校为例[J]. 舒志定,侯超杰. 教师教育论坛. 2019(03)
[3]教师发展学校的现实困境与实践反思[J]. 崔少琳,刘擎擎. 课程教学研究. 2017(08)
[4]基于U-G-S协同模式的教师发展学校设计[J]. 李素芹,胡惠玲.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04)
[5]教师发展学校:利益博弈、共同目标与责任指向[J]. 赵彦俊. 教育导刊. 2012(02)
[6]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现象学意蕴[J]. 刘秀江,张琦.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15)
[7]大学与中小学合作:教师发展学校建设的现象学探析[J]. 刘秀江,张琦. 教育科学研究. 2011(03)
[8]教师发展学校:营造高校与中小学教师教育共同体[J]. 朱元春. 教师教育研究. 2008(06)
本文编号:34903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4903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