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5 14:01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教育就已步入到变革的时代。作为一种教育性的社会组织,现代学校的变革行为已不仅仅是为了成功,更是为了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得生存。但是,在我国现代学校的变革实践中存在着令人无法忽略的忽视或无视教育本质归属的现象,,甚至一些有悖教育本质的反教育现象在变革中出现并被大肆宣扬;教育主体和教育组织的变革自觉仍未形成;教育学视角在学校变革的研究领域中缺席;一线教育实践中显现出严重的跟风、盲从现象……现实中的种种现象预示着教育学视域下现代学校变革的有效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论文从现代学校变革的国内外历史演变起笔,采用历史比较的方法,解读西方国家现代学校变革主题的流变,回顾我国现代学校变革的基本历程,立足史实,旨在审视与反思;采用举事实例证的方法,对我国现代学校的变革实践进行现状剖析,对现存的效能分析方式进行事实解析,剖析实然状态,旨在阐释教育学视域下学校变革有效性分析的应然取向;并以个案解读的方法加以诠释。 现代学校不完全等同于现代社会的学校,是一种现代性的学校。观念上的现代性是其根本特性。西方国家早在工业革命后就已进入到现代学校建设时期。在经久不衰的变革历程中,先后经历了现代学校规范建设、关注儿童自由发展、谋求学校办学效率、追求弱势群体教育平等、探究学校效能和重建优质学校教育六个演变阶段,出现了一些深具影响力的学校变革典范。我国现代学校产生较晚,始于清末资产阶级不彻底的革命时期,经过民国近30年的发展历程才基本确定;建国后我国现代学校变革先后经历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学校、社会主义现代学校的重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的变革三个基本阶段,也出现了一些重大的学校变革事例。 学校变革是对学校现状的根本性变革,是动态生成的过程,且这种动态生成具有很强的主动性和自组织性。剖析我国现代学校的变革实践,窘境和诉求并存。现代学校变革总是不经意间就陷于变革窘境中,变革的初衷总是很难实现,表面化、形式化的变革总是挥之不去,最严重的就是变革主体不同程度的缺位与游离。 有效性反映的是一种增值关系,表现在结果的“增”和“有”上,是基于比较后的一种价值判断。在我国,目前很少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变革有效性分析。常见的分析方式就是结果导向和要素导向,近年来又增加了成本导向和收益导向两种思维方式。 教育学视域下现代学校变革的有效性分析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合目的性、合教育性、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变革目标的设计应与国家的教育目的相和谐,不能违背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变革目标和变革行为要与教育本质属性相和谐,不能损害育人这一教育本质属性;变革方案要尽可能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不能牺牲教师的专业发展。 学校变革的效能是多层面的,任何一种单一的思维方式都难以准确把握。以教育学的视角分析学校变革的有效性时,应秉持目标·满意·模糊整合的思维方式进行。教育学属于复杂学科,精细的系统分析很难准确地对教育事实做出合理解释,使用模糊概念判断和模糊推理的模糊思维方式应是首选之一。而建基于整合思维方式上的分析框架则更具有应用价值。本文构建的分析框架是:以学校变革中的三个关键要素:变革目标、变革方案、变革参与者(包括教师和学生)为框架中的四个维度,各自选取不同的分析视角,以开放式的问题例举每一视角中的分析点。并以此分析框架对所选取的个案进行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教育学视域 现代学校变革 有效性 思维方式 分析框架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G47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引言11-29
  • 一、 研究的缘起和意义11-14
  • (一) 研究的缘起11-13
  • (二) 研究意义13-14
  • 二、 核心概念界定14-20
  • (一) 学校与现代学校14-17
  • (二) 变革与学校变革17-19
  • (三) 有效性19-20
  • 三、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20-26
  • (一) 国外现代学校变革的研究概况20-23
  • (二) 我国现代学校变革研究的现状23-26
  • 四、 研究方法26-27
  • (一) 文献分析法26
  • (二) 历史研究法26
  • (三) 举事实例证法26
  • (四) 个案研究法26-27
  • 五、 研究思路与框架27-29
  • (一) 研究思路27-28
  • (二) 论文框架28-29
  • 第一章 历史解读:西方现代学校的变革流变29-71
  • 第一节 探索现代学校的基本规范30-37
  • 一、 夸美纽斯规范现代学校的变革设想30-32
  • 二、 裴斯泰洛齐科学的初等教育教学探索32-34
  • 三、 赫尔巴特及其学派对现代学校规范操作的探索34-37
  • 小结37
  • 第二节 关注儿童的自由发展37-46
  • 一、 欧洲“新教育运动”中“新学校”的创立38-41
  • 二、 进步主义教育运动中的学校变革实验41-46
  • 小结46
  • 第三节 谋求学校的办学效率46-51
  • 一、 沃特的葛雷学校变革46-49
  • 二、 校本管理运动49-51
  • 小结51
  • 第四节 追求教育机会的平等51-60
  • 一、 综合中学运动51-54
  • 二、 可选择学校运动54-60
  • 小结60
  • 第五节 探究学校的效能60-64
  • 一、 “有效学校”运动的提出60-61
  • 二、 “有效学校”运动的发展61-64
  • 小结64
  • 第六节 重建优质的学校教育64-71
  • 一、 美国的特许学校运动65-68
  • 二、 英国的薄弱学校改造68-69
  • 小结69-71
  • 第二章 历史回顾:我国现代学校的变革历程71-102
  • 第一节 现代学校的艰难初生71-82
  • 一、 晚清时期新式学堂的艰难起步72-78
  • 二、 民国时期现代学校的发展78-81
  • 小结81-82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新学校82-88
  • 一、 规范的社会主义现代学校的变革82-87
  • 二、 偏重效率的重点学校建设87-88
  • 小结88
  •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学校的重建88-92
  • 一、 重点学校建设的中兴与消亡88-90
  • 二、 示范/实验学校的涌现与变革90-92
  • 小结92
  • 第四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学校的变革92-102
  • 一、 薄弱学校改造93-98
  • 二、 素质教育实验学校变革98-101
  • 小结101-102
  • 第三章 窘境与诉求:我国现代学校变革的现状反思102-119
  • 第一节 我国现代学校变革的窘境102-112
  • 一、 变革的初衷很难实现,现实与预期总是存在着落差102-104
  • 二、 实质性变革的缺乏和形式化变革的泛滥104-107
  • 三、 变革力量不同程度的缺位、游离于变革实践,缺乏清晰的主动变革意识107-110
  • 四、 无序、频繁的变革充斥着教育领域,出现疲劳、麻木、失语等变革现象110-112
  • 第二节 我国现代学校变革的理性诉求112-119
  • 一、 现代学校的生存与发展——直接的外显诉求112-115
  • 二、 人的发展和成长——直接的本质诉求115-117
  • 三、 社会的融合与转型——间接的派生诉求117-119
  • 第四章 原则与路径:我国现代学校变革的有效性分析119-147
  • 第一节 分析中常见的思维方式119-126
  • 一、 结果导向的思维方式120-121
  • 二、 要素导向的思维方式121-123
  • 三、 成本导向的思维方式123-124
  • 四、 收益导向的思维方式124-126
  • 第二节 教育学视域下的分析原则126-133
  • 一、 合目的性126-128
  • 二、 合教育性128-131
  • 三、 尊重教师的专业自主权131-133
  • 第三节 教育学视域下的分析路径133-147
  • 一、 秉持整合的目标满意模糊导向的思维方式134-137
  • 二、 构建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分析框架137-147
  • 第五章 个案论证: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分析框架的实证分析147-173
  • 第一节 杜郎口中学的学校变革实践147-159
  • 一、 学校变革的缘由与目标定位147-148
  • 二、 学校变革的具体实践148-158
  • 三、 学校变革成效158-159
  • 第二节 杜郎口中学的变革有效性分析159-173
  • 一、 变革目标分析159-161
  • 二、 变革方案的分析161-167
  • 三、 变革参与者分析167-173
  • 结论173-175
  • 参考文献175-180
  • 后记180-182
  • 在学期间的学术成果情况18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包心鉴;论中国社会转型时期的政治发展[J];政治学研究;1996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杨小微;社会转型时期学校变革的方法论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程红艳;儿童在学校中的自由[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立新;当代我国学校内部组织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星霞;学校发展变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国艳;制度分析视野中的学校变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孙翠香;学校变革主体动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邓晶;学校效能提升的框架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教育学视域下我国现代学校变革有效性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39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3939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11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