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单位制下的学校管理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8 15:07

  本文关键词:单位制下的学校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单位制是建国后国家通过单位组织的形式控制社会的一种制度。我国的公立中学作为一种典型的单位组织,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制依然在精神层面上影响着学校管理的全过程和校长具体的管理行为。论文从单位制的视角出发,以学校管理中存在的一些看似矛盾却又合情合理的现象入手,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的方式,旨在挖掘单位制对学校管理及校长管理行为的影响,希望为学校管理的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论文的选题、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意义做了简要说明。 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论文通过文献分析的方法将单位制的历史沿革、单位制的概念和单位制带来的影响进行梳理述评,总结概括出适用于本论文的单位制的概念,并认为单位制下人们产生了“依赖”、“重人际关系”、“重平均主义”三种典型的单位制心理。 第三部分从学校组织的层面出发,研究单位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论文以典型单位组织具有的四大功能,即专业功能、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为理论依据,依次对应到学校组织当中,以此来发现、证明单位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通过调查和研究,单位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学校专业功能弱化;反之学校的社会功能发达;学校的经济功能即在工资和福利的发放上仍然秉持单位制时期重“平均主义”的特色;学校的政治功能即在人员的聘用和选拔上依然深受单位制时期重“人际关系”特点的影响。 第四部分从校长个人的层面出发,进一步研究单位制下的学校管理。校长作为学校最重要的管理者,其具体的管理行为更能凸显单位制对学校管理的影响。通过访谈和调查,论文认为,受单位制的影响,校长的管理行为呈现“被动”、“重情感”、“重平衡”三个特点。 最后一个部分是关于单位制的进一步思考,同时提出消除单位制的消极影响、发挥单位制积极影响的建议措施。
【关键词】:单位制 学校管理 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G471
【目录】:
  • 论文摘要6-7
  • ABSTRACT7-12
  • 第一章 绪论12-17
  • 一、研究的缘起12-13
  • 二、研究思路和方法13-15
  • (一) 研究思路13-14
  • (二) 研究方法14-15
  • 三、研究的意义15-17
  • (一) 理论意义15-16
  • (二) 实践意义16-17
  • 第二章 研究综述17-31
  • 一、有关单位制的研究17-27
  • (一) 单位制的历史沿革17-20
  • (二) 单位制的概念20-21
  • (三) 单位制的影响21-27
  • 二、有关学校单位制的研究27-29
  • 三、相关概念界定29-31
  • (一) 单位组织29
  • (二) 单位制29
  • (三) 学校单位组织29-31
  • 第三章 我国公立中学单位功能的调查分析31-54
  • 一、学校专业功能弱化32-38
  • (一) 政校之间明确的隶属关系限制了学校专业功能的发挥33-34
  • (二) 学校功能泛化,挤占学校专业功能发展的空间34-35
  • (三) 依附性人格导致学校教师知识创新动力不足35-37
  • (四) 封闭性空间导致校际交流减少,知识传播不够37-38
  • 二、学校社会功能发达38-43
  • (一) 学校对教师个人生活的全面关照38-42
  • (二) 完备的后勤系统是学校社会功能发达的标志42-43
  • 三、学校的经济功能:工资和福利的发放43-49
  • (一) 工资制度:大部分的平均加上少部分的差异43-46
  • (二) 福利制度:人人有份,大家一样46-49
  • 四、学校的政治功能:人员的聘用和选拔49-54
  • (一) 人员的聘用保持单位制时期"难进难出"的特点49-51
  • (二) 人员的选拔保持单位制时期重人际关系的特点51-54
  • 第四章 单位制对校长管理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54-69
  • 一、校长的管理行为呈现"被动"的特点55-59
  • (一) 校长在教育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的"被动"56-57
  • (二) 校长在教育资源获取过程中的"被动"57-59
  • 二、校长的管理行为呈现"重情感"的特点59-64
  • (一) "情感"是重要的管理手段60-61
  • (二) 当"制度"碰上"情感"61-63
  • (三) "无情的制度,有情的操作"63-64
  • 三、校长的管理行为呈现"重平衡"的特点64-69
  • (一) 用"人"上的平衡64-67
  • (二) 用"钱"上的平衡67-69
  • 第五章 思考与建议69-76
  • 一、关于单位制的进一步思考69-71
  • (一) 单位制的影响正在逐步减弱69
  • (二) 单位制下"人的转型"难以一下完成69-70
  • (三) 学校单位制的改革势在必行70-71
  • 二、消除单位制的消极影响71-73
  • (一) 重构政校关系,加大学校办学自主权71-72
  • (二) 学校功能专一化72-73
  • (三) 克服"平均主义",建立公平高效的激励机制73
  • 三、发挥单位制的积极影响73-76
  • (一) 单位制为创建学校文化提供契机73-75
  • (二) 单位制为学校管理提供新思路75-76
  • 附录一:教师调查问卷76-78
  • 附录二:教师访谈提纲78-79
  • 附录三:校长访谈提纲79-80
  • 参考文献80-84
  • 后记8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炬明;;精英主义与单位制度——对中国大学组织与管理的案例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2 杨海龙;楚燕洁;;转型社会与“单位制惯习”[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何重达;吕斌;;中国单位制度社会功能的变迁[J];城市问题;2007年11期

4 王伟,武中哲,成锡军;国内学术界关于“单位制”的研究综述[J];发展论坛;2001年03期

5 李路路,李汉林;单位组织中的资源获取与行动方式[J];东南学术;2000年02期

6 索德钢;;单位福利的延续、断裂与对策[J];东岳论丛;2006年06期

7 张爱国;学校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评嘉鱼一中张海河校长的管理理念[J];湖北教育;2002年24期

8 龙献忠;邱跃华;;大学单位制改革的制度路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9 刘观波;;中小学后勤科学化管理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09年06期

10 叶麒麟;;中国单位制度变迁——一种历史制度分析的视角[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单位制下的学校管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2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402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722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