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家庭中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17-05-29 03:10

  本文关键词:家庭中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的误区与对策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0-14岁是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阶段,家庭是儿童社会化的第一个环境,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当下家庭在性别角色教育中存在着误区,诸如性别角色刻板化、重男轻女等,文章针对这些误区提出了有效对策,从而引导家庭对儿童进行正确的性别角色教育。
【作者单位】: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长春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性别角色教育 双性化 社会化 刻板印象
【分类号】:G479
【正文快照】: 性别角色教育是指在家庭、学校或社会中,教育者按照个人对社会性别角色的理解制定一个内在的标准,并依据这个标准对受教者的性别角色社会化施以影响的过程。所谓社会化是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对社会文化和角色知识的认知和学习,将社会外在的行为准则转化为个体内在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2 张宪冰;;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责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3 张宪冰;刘仲丽;张萌;;儿童权利观的合理意蕴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4 梁爽;;家庭实施幼儿性别角色教育探讨[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年04期

5 吴卫东;;双性化视角的幼儿性别角色教育[J];教育探索;2011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文;盖笑松;胡晓红;;弱势男生:性别平等教育中被忽视的问题[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耿晓伟;张峰;;大学生性别角色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自尊的中介作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2年05期

3 李一帆;;大众传播媒介对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社会化的影响探究[J];时代教育;2013年15期

4 张宪冰;刘仲丽;张萌;;儿童权利观的合理意蕴及启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2期

5 张妮妮;张宪冰;;论教师专业生活的三重意蕴[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6 邱金弥;;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责任[J];才智;2015年24期

7 王荣荣;范元涛;;如何为孩子选择玩具[J];基础教育研究;2010年13期

8 张怡斌;;高校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中隐性教育的实施[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9期

9 林刚;;促进学龄前儿童发展的幼儿园文化景观设计[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10 米庆华;;双性化人格理论视野下小学性别教育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3年2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爱霞;专业社会化图景[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瑾;幼儿教师玩具观的现状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2 柴瑞霞;白村儿童游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关幼萌;幼儿园男教师职业发展叙事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4 宫亚男;学前儿童性别角色教育特点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李娟;幼儿家庭玩具选择与使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6 刘亚芬;大学生择偶标准中的性别角色期望[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朱峰利;女研究生婚恋观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8 寇晶;大学生进取心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0年

9 张文侠;初中男生性别角色社会化过程中的问题及其成因[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10 李沛;游戏中教师对不同性别幼儿的教育行为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锦华;大学生双性化人格模式与心理健康关系探析[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2 邢永富;教育公益性原则略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3 邬志辉;教师教育理念的现代化及其转化中介[J];东北师大学报;2000年03期

4 张淑燕;赵继伦;;和谐社会构建与情感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盖笑松;杨世君;孙蕾;;中国儿童的入学准备:问题分析与促进途径[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6 盖笑松;王晓宁;张婵;;走向双性化的性别角色教育[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7 张宪冰;张妮妮;;灾害心理救助法律体系的构建[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8 杨玲,王雄雄;大学生性别角色与心理健康水平关系的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5年05期

9 刘秀丽;;城市低收入家庭儿童的家庭投入研究[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张宪冰;;论学前教育的公益性与政府责任[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实习生 程宇婕 记者 唐婷;[N];科技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余小芳;性别角色的鉴定及其与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的关系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2 闻明晶;大学生的性别角色类型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韩爱晶;中学生双性化人格与人际交往能力及社会适应能力之间的关系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许婵贞;大学生性别角色类型与自我价值感、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积家,张巧明;大学生性别角色观的研究[J];青年研究;2000年11期

2 王素华;孩子的性别角色分化不宜过早[J];桂林市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2000年04期

3 田晓虹;当代日本社会的性别角色冲突[J];社会;2002年10期

4 张雷,郭爱妹,侯杰泰;中美大学生性别角色平等态度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2年02期

5 侯秋霞;客家籍大学生性别角色研究[J];嘉应大学学报;2002年02期

6 赵丽琴;性别角色行为的形成及其社会适应[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7 杨青;性别角色与女性的发展[J];特区理论与实践;2003年12期

8 李静,赵伟;社会性别角色获得与民族文化系统[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陈剑梅;浅谈儿童性别角色双性化教育[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10 杨青;从心理层面看性别角色差异对女性的影响[J];社会;2004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小芳;;性别角色与焦虑及抑郁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钟建安;叶耀荣;楼R

本文编号:4040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4040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9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