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学校管理论文 >

规训权力在学校场域中的运作

发布时间:2017-10-01 00:38

  本文关键词:规训权力在学校场域中的运作


  更多相关文章: 规训权力 学校场域 抵抗


【摘要】:福柯的微观权力理论在思想史上非常重要,也是福柯本人的代表思想。微观权力理论的特别之处是没有从宏观视角来探究权力,而是从细小的微观领域来探究。福柯认为,现代权力渗透在平日生活中,与人们的言行举止关系密切,触及到人们察觉不到的细微领域。权力是一张网络,人们处于权力网络中的不同节点,网络中的人和关系不断变化,权力不是固定的从属于某个人,人们总是在权力掌控者和被动服从者之间变换。学校作为一个现代组织,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自然受到现代权力的影响,尤其是规训权力。学校教育的本质是育人以及对学生的行为和精神双重教育,但在现代学校教育的过程中,规训和惩罚的手段被广泛使用。规训权力的运作使学校的管理更加高效和便利,但与此同时牺牲了学生的本性和自由,学生的主体性严重缺失,造成学生不能独立思考、明辨是非,被动接受学校的管制,丧失了自主的精神气质。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辽宁省D市某寄宿制中学,该中学是辽宁省示范高中之一,以军事化管理闻名,是D市管理最严格的学校,学生成绩优异,得到了社会各界普遍认可。本文通过对该校的实地研究,分析该校规训权力产生的原因、运作机制和手段,揭示规训下学生的抵抗,展示学校生活中“规训”与“抗拒”的具体表现,以此反思学校场域中规训权力的教育社会学意义。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导论,由第一章构成。具体包括研究的缘起、研究目的和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以及研究对象和方法。本文运用福柯微观权力理论,以《规训与惩罚》一书为主要理论参考,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对辽宁省D市某寄宿制中学实地调查。 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即实地研究结果,由第二章到第五章构成。主要包括规训的技术——分析学校场域中规训权力产生的原因;规训的在场——探究学校规训权力的运作机制;秩序的形成——呈现学校规训权力的运作手段;逃逸的空间——描述规训下学生的抵抗状态。通过分析得知,学校通过对空间的划分、对教学实践的细化、对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身份的整合这四种技术实现了学校场域中规训权力的产生。而学校中规训权力具体的运作机制则是通过对学生空间、时间、身体、仪式的控制来逐步实现的,学生在校园中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权力之眼的监视。这些细致入微的运作机制还有一系列的手段作保障,通过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与考试、惩罚与奖励来巩固和强化规训权力的运作。然而在如此严密控制的牢笼中,学生会如何接受学校的规训?第五章呈现了规训下学生的抵抗,学生们展现出了四种状态:试探、调适、过度、麻木。 第三部分表达了笔者对规训教育的反思和期望,由第六章构成。通过第二部分的实地研究,探究了学校规训权力的运作以及学生的抵抗,引发我们思考教育的本质是什么,规训作为一种学校管理手段的作用和弊端。规训化教育对学生自由的压制和精神的束缚,导致学生主体性丧失,自身价值沦落,精神世界匮乏。教育要回归以人为本,关注学生主体的真实声音,弱化规训的作用,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本文试图通过探讨学校场域中规训权力的运作以及学生的抵抗,反思规训权力在学校生活中的教育社会学意义,探寻教育的本质和回归之路,期望学校教育能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学生。
【关键词】:规训权力 学校场域 抵抗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47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10
  • 1 导论10-21
  • 1.1 研究的缘起10-11
  • 1.2 研究目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11-13
  • 1.2.1 研究目的11-12
  • 1.2.2 理论意义12
  • 1.2.3 实用价值12-13
  • 1.3 核心概念界定13-16
  • 1.3.1 微观权力13-14
  • 1.3.2 规训14
  • 1.3.3 场域14-15
  • 1.3.4 全景敞视主义15-16
  • 1.4 文献综述16-18
  • 1.4.1 国外研究16-17
  • 1.4.2 国内研究17-18
  • 1.5 研究对象18-19
  • 1.6 研究方法19-21
  • 1.6.1 参与观察法19-20
  • 1.6.2 访谈法20-21
  • 2 规训的技术:学校场域中规训权力的产生21-26
  • 2.1 分配艺术,学校对空间的划分21-22
  • 2.2 对活动的控制,学校对教学时间的管理22-23
  • 2.3 创生的筹划,学校对教育活动的组织23-24
  • 2.4 力量的编排,学校对学生能力的组合24-26
  • 3 规训的在场:学校规训权力的运作机制26-37
  • 3.1 对学生空间的控制26-31
  • 3.1.1 封闭的空间26-28
  • 3.1.2 空间定位28-29
  • 3.1.3 空间分类29-31
  • 3.2 对学生时间的控制31-32
  • 3.2.1 学习时间31-32
  • 3.2.2 生活时间32
  • 3.3 对学生身体的控制32-34
  • 3.3.1 课堂坐姿的规范化33
  • 3.3.2 着装要求的统一化33-34
  • 3.3.3 言谈举止的文明化34
  • 3.3.4 体貌特征的标准化34
  • 3.4 仪式的控制34-37
  • 3.4.1 升旗仪式34-35
  • 3.4.2 课间操35-36
  • 3.4.3 颁奖典礼36-37
  • 4 秩序的形成:学校规训权力的运作手段37-44
  • 4.1 层级监视,规训的金字塔37-38
  • 4.2 规范化裁决,权力的自我完善38-40
  • 4.3 检查与考试,,一种规范化的凝视40-41
  • 4.4 惩罚与奖励,规训权力的强化41-44
  • 5 逃逸的空间:规训下学生的抵抗44-49
  • 5.1 试探教师的底线44-45
  • 5.2 调适自身的言行45-46
  • 5.3 自我保护的过度表现46-47
  • 5.4 内化规训的麻木状态47-49
  • 6 总结和反思49-54
  • 6.1 学校规训权力运作的合理性分析49-50
  • 6.2 对学校规训权力运作的反思50-52
  • 6.3 学校教育中“人”的回归52-54
  • 附录54-56
  • 参考文献56-58
  • 后记58-5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伟,戴军;福柯教室中的微观权力理论述评[J];东北师大学报;2005年02期

2 杜瑞军;规训的教育与人的自由[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3 张全中;;微观权力的运作及其策略——基于福柯《规训与惩罚》的解读[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4 刘云杉;;师生互动中的权力关系[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8年01期

5 余清臣;福柯的教师观[J];教师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6 张之沧;论福柯的“规训与惩罚”[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7 王鉴;;教育规训:批判与反思[J];教育科学研究;2009年01期

8 李冲锋;;学校里的身体——学生的身体遭遇[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年23期

9 张命华;;基于福柯规训理论视角的学校规训教育[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年06期

10 郑震;课堂情境中的权力秩序——中小学课堂社会化中权力因素的研究[J];青年研究;1999年09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胡春光;学校生活中的规训与抗拒[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肖温雅;现代学校规训制度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2 苏华;微观权力视域下人的培育[D];黑龙江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9513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xuexiaoguanli/9513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f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