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9 09:18
本文关键词: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研究
【摘要】:随着信息时代对人文素养要求的不断提升,作为增长知识、提高人文素养的阅读活动就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可以丰富他们的知识,开拓视野,而且能够陶冶他们的情操,更有助力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本文以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探讨了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对策。论文的第一部分为绪论。这部分主要阐明了选题的背景,即时代发展和个体发展的需要。介绍了研究的方法,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阐述了研究的目的,了解当前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提出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策略。论述了研究的意义,其理论意义为丰富素质教育和终身教育的研究理论,拓展小学生阅读习惯教育的研究内容,扩展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研究理论;实践意义是了解当前我国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为小学生创建良好的阅读氛围,将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并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小学生阅读习惯培养和积极心理学相关理论在教育教学中的运用的相关文献。论文的第二部分介绍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首先介绍了积极心理学产生的背景。论述了积极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即强调心理学应该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的重点放在个体自身的积极因素方面,注重个体的潜能和美好的品格。阐明了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积极的情绪体验、和谐的社会组织系统、习得乐观解释风格以及自主支持观等五个方面。论文的第三部分分析了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概念、阅读习惯养成的因素及阅读时就遵循的原则。首先界定了阅读习惯的概念及阅读习惯的特点,包括后天养成性、相对稳定性、可变性、实践性和优劣性等特点。其次,分析了影响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因素,包括阅读兴趣、阅读能力、阅读毅力、阅读态度和阅读方法等。最后,提出了小学生阅读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如阅读的广泛性、深入性、循序渐进、学用结合、积累创新和实践性原则等。论文的第四部分调查了部分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并对其存在的问题的进行了剖析。调查发现小学生的求知欲还是比较强,对文学故事类,对脑筋急转弯或是儿童漫画书比较感兴趣;小学生自主选择书籍的权利较少,平时阅读主要以学习辅导书为主;阅读方式比较单一,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时间和阅读书籍的数量都较少。通过分析了解到,其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即传统的教育或是阅读方式降低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小学生阅读目的不明确甚至出现了偏差;老师与家长对小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意识不强;小学生阅读意志比较薄弱,在阅读的过程中比较容易中断。论文的第五部分用积极心理学的理论,提出了培养小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对策。首先,家长和老师引导小学生明确阅读的目的,培养小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的能力;其次,家庭和学校为小学生创建良好的和谐的阅读氛围;第三,培养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乐观性解释风格:第四,增强小学生阅读的自主支持体验等。
【关键词】:阅读 习惯 积极心理学
【学位授予单位】:长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23.23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引言10-11
- 第1章 绪论11-18
- 1.1 选题的背景11-12
- 1.2 研究方法12-13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13-14
- 1.4 文献综述14-18
- 第2章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主要内容18-24
- 2.1 积极的情感体验19-20
- 2.2 积极的个人特质20
- 2.3 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20-22
- 2.4 乐观解释风格22
- 2.5 自主支持现22-24
- 第3章 小学生阅读习惯概念、原则及养成因素24-30
- 3.1 阅读习惯的概念24-25
- 3.2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特点25-26
- 3.3 影响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因素26-27
- 3.4 小学生阅读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7-30
- 第4章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30-35
- 4.1 小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及问题30-33
- 4.2 小学生阅读习惯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33-35
- 第5章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对策35-43
- 5.1 明确小学生阅读的目的,培养小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能力35-37
- 5.2 为小学生阅读创建和谐的阅读氛围37-39
- 5.3 培养小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乐观解释风格39-41
- 5.4 增强小学生阅读的自主支持体验41-43
- 参考文献43-45
- 致谢45-46
- 小学生阅读习惯调查问卷表46-48
- 个人简介48-49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钟志农;;中小学心育活动课亟需建立本土化的课程体系[J];思想理论教育;2011年14期
2 张倩,郑涌;美国积极心理学介评[J];心理学探新;2003年03期
,本文编号:1112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1112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