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阅读论文 >

中学语文延伸阅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08-12 18:56
  长期的应试教育使语文教学走向了死胡同,它把学生锁定在几本陈旧的教科书和复杂的题海之中,忽略了语文课外阅读活动,致使学生的视野不开阔、知识面狭窄、人文精神缺失,学生的整体文化素质的普遍下降。同时,关于语文课外阅读活动的教学和研究又是当前语文教育中的薄弱环节。针对这种状况,本文以《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从中学生阅读心理需要出发,提出了“中学延伸阅读教学”理论,即以课内知识点为阅读基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使语文课外阅读的作用得以发挥,并和课堂阅读形成互补之势,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强阅读量,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终促成学生良好的阅读品质的养成,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在语文教学中建立“延伸阅读体系”,有较强的可操作性,是扩大学生阅读面和深化阅读层次的有效途径,是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效率的有效策略之一,这对如何丌展课外阅读教学的活动具有指导意义。 

【文章来源】:福建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部分 同类课题探索状况与本文研究思路
    一、国外课程标准视野内的语文课外阅读
    二、我国语文课程标准下的课外阅读
    三、我国中学语文课外阅读现状
    四、本文切入点和主要思路
第二部分 延伸阅读教学的理论
    一、概述
        (一) 阅读的实质
        (二) 延伸阅读的定义
    二、延伸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 延伸阅读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
        (二) 延伸阅读适应中学生的阅读心理需要
    三、延伸阅读:实现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第三部分 延伸阅读教学的实践
    一、目标系统的构建
        (一) 个体阅读目标
        (二) 延伸阅读的梯度
            1、初级阶段——趣味性阅读
            2、中级阶段——鉴赏性阅读
            3、高级阶段——创造性阅读
    二、实施系统的构建
        (一) 延伸阅读教学的类型
            1、语文文本延伸:以积累求发展
            2、超语文文本延伸:以综合求共生
            3、超文本延伸:以开放求和谐
        (二) 延伸阅读教学的方法
            1、教师推荐与自主搜集相结合
            2、方法指导与个性阅读相结合
            3、专题鉴赏与活动交流相结合
    三、评价系统的构建
结语
注释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 全国三家中学语文教学主要刊物所刊课外阅读文章索引
    一、《中学语文教学》(北京)
    二、《语文学习》(上海)
    三、《语文教学通讯》(山西)
附录二: 英、法、德、美等国课程标准下的课外阅读
附录三: 语文延伸阅读情况调查表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近时文经典, 厚实文化底蕴[J]. 周远喜.  中学语文教学. 2005(05)
[2]由语言走进文本,由语言深入内心——《雷雨》教学实录[J]. 童志斌.  中学语文教学. 2005(03)
[3]阅读经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 倪文锦.  课程.教材.教法. 2004(12)
[4]关于“延伸阅读课”的实践与思考[J]. 邹峰.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19)
[5]中学生课外阅读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J]. 俞建祥.  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4(02)
[6]e时代读书话——“好读书 读好书”综合性学习活动方案[J]. 胡丹.  语文建设. 2004(03)
[7]着眼于人的终生发展——我教《向沙漠进军》[J]. 张国生.  中学语文教学. 2004(01)
[8]让学生走进广阔的精神家园——国外语文课外阅读管窥[J]. 刘淼,周海燕,祝丹兰.  中学语文教学. 2003(09)
[9]创设活力课堂 拓展学习空间[J]. 柯献生.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3(13)
[10]挖掘通俗文化中的语文教学资源[J]. 任震钧.  语文建设. 2003(06)

硕士论文
[1]中学生自主性阅读的策略研究[D]. 徐正安.福建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3388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dsp/33388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f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