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儿童发现”的完成:李贽“童心说”源流及内涵
发布时间:2017-10-19 22:20
本文关键词:中国式“儿童发现”的完成:李贽“童心说”源流及内涵
【摘要】:"童心主义、儿童本位、自然天性、内在发展、童年哲学"等是一组可以相互印证和支持的概念,它们不仅是现代教育的基本原则,也是建设未来理想社会的重要前提。明末李贽"反对封建僵化的人本主义思想"及其"童心说",不仅象征着中国童心主义哲学发展的高峰,也代表着"中国儿童发现"的完成。在一定意义上,李贽是东方"儿童发现"的完成者,是世界"儿童发现"的第一人,他比西方"儿童的发现者"卢梭要早出生185年。追溯李贽的"童心说"的源流及内涵,对于今天的教育学、政治学、伦理学、美学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特别是它将进一步丰富儿童教育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作者单位】: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儿童发现 李贽童心说 童年哲学
【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项目“学前教育专业师范生教育教学能力‘品型’训练模式构建与实施”(项目编号:2014-JSJYZD-03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0
【正文快照】: 自先秦老子开始,随着后来者的不断推进,“童心主义哲学”成为中国哲学史上的一条重要线索。其所生发的“儿童发现”及“童心哲学”,可以看作是东方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也是对世界儿童教育和童年哲学的贡献。老子“复归于婴儿”等“赤子”思想,传达的是古代哲人对儿童、童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刘晓东;;童心哲学史论——古代中国人对儿童的发现[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6期
2 刘晓东;;华s喕埂端淌,
本文编号:106367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1063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