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幼儿教育论文 >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31 07:59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经普及到了各大领域,人们的生活与工作得以彻底地发生改变。在教育领域,教育方式也由传统的教育过渡到现代化的教育。幼儿教育作为教育开端的“起点站”,让幼儿接触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培养幼儿文化素养的当务之急。在《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明确的指出:“要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充分利用各种教育手段”。在幼儿园的各类活动中,音乐活动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能够使幼儿直观地去感受一种情绪,学会欣赏他人,养成良好的个性以及习惯。因此,将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深度融合尤为必要。本文采取文献法、课堂观察法、行动研究法对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研究和信息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应用的研究进行分析,并采取融合播放器、一体机、投影仪等的多种媒体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的设计以及具体的实施。本文对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设计、创新点做了阐述;通过对国内、国外研究的现状进行了解,进行了分析对比,并加以叙述理论根基;根据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深度融合的情况,结合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设计了适合本研究的教学模式以及相应的教学活动流程;依据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深度融合的教学案例设计,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并实施教学;对本研究的成果进行了总结,以及对今后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深度融合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G613.5;G434
【图文】:

文献法,学前教育,幼儿园,行动研究法


文献法:运用文献法主要是考察某个主题的研究进展,目的在于提出该主题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假设,并利用已有的材料归纳出新的知识。本研究是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整理分析,了解到关于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育融合的研究现状,从而发现相关研究都是从“学前教育”的视角出发,且研究方法普遍为个案研究法。本研究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以“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相结合为研究视角,将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课堂观察法:运用观察法对教学对象的课堂表现进行详细记录,用来研究课堂的现状。对研究中教学效果给出真实反应,为下一步教学设计以及教学实施情况提供依据。行动研究法:本研究以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深度融合的实际情况为前提,并结合幼儿的已有知识、经验情况,对其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提出较好的深度融合策略,通过进行与幼儿学习特点相符合的实践研究,培养幼儿多种智能的培养目标。(三) 研究流程图

模式图,音乐教学,幼儿园,教学模式设计


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深度融合的模式图

音乐教学,评价设计,幼儿园


哈尔滨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每一次的向前发展都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让教的学更加紧密地结合。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意义以学的目标来看,两者是一致的,都要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样的教学能够让幼儿更加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利用信息技术的生动性和形象性,给幼儿提供一个较好的数字化学习环境。其信息技术使幼儿音乐教学由传统的教师主导的教学结构,变成“合”这种教师和学生均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性步的创作能力。,本研究由于自身在理论上对文献的掌握不足以面面俱到以及实经验有限,还需要在今后的道路上进行逐步地探索出更好的教学模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征稿启事[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9年05期

2 田维锋;;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提高学生参与度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年06期

3 廖献军;;谈如何巧用好奇心,为孩子学习助力[J];才智;2017年15期

4 ;改刊词[J];智慧中国;2015年01期

5 罗鹏;;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的整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21期

6 张曦;;信息技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年04期

7 吕品品;;信息技术助力幼儿园集团“一体化”园本培训[J];教育信息化论坛;2019年04期

8 郑德辉;;信息技术下微课在数学中的应用[J];当代家庭教育;2019年09期

9 景汇兵;;浅谈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措施[J];考试周刊;2019年47期

10 童领娇;;有效整合——让信息技术之花在英语课堂绽放[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平均;梁修英;于尧;李云蔓;;核心素养下信息技术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基础教育“十三五”规划课题会议论文集[C];2017年

2 袁福华;刘明春;谢英尧;;改善信息技术在初中课堂应用问题的有效策略研究[A];十三五规划科研成果汇编(第五卷)[C];2018年

3 徐鹏;;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A];2018年“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研究”研讨会论文集[C];2018年

4 薛宝卫;;如何让信息技术增强教学实效[A];数字化教学探索与创新——第二届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5 刘小红;;浅谈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A];教育理论研究(第三辑)[C];2018年

6 张炳;;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8(三)[C];2018年

7 白秀清;;论语文教学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论文精选(下)[C];2005年

8 赵桂荣;;在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运用[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十二卷)[C];2016年

9 吕永刚;;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策略浅探[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八)[C];2017年

10 王志刚;;浅谈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影响[A];2017年课堂教学改革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201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大众药业有限公司 张志敏;信息技术构建资源最佳利用型发展模式[N];科学时报;2011年

2 贵州省安龙县龙山镇初级中学 胡成玉;浅谈信息技术的教学重点[N];发展导报;2019年

3 峰峰矿区职教中心教师 徐俊华;浅谈信息技术课中的形成评价法[N];邯郸日报;2018年

4 中国科学院计算所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 倪光南;新一代信息技术,中国的突破口[N];环球时报;2019年

5 黄莹;依托信息技术 提升工作效率[N];东方烟草报;2019年

6 整理 赵广立;中国基础信息技术自主创新之路怎么走[N];中国科学报;2019年

7 陈敏 记者 罗孝伟;促进审判执行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N];四川法治报;2019年

8 记者 周月光 通讯员 高琼芳;儋州用信息技术打造“智慧法院”[N];海南日报;2019年

9 英国伦敦玛丽女王大学工程教育学博士 张丹;信息技术助力 “成果导向”评估[N];中国教育报;2019年

10 本报记者 康丽;信息技术与教育应走向深度融合[N];中国教师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勤;信息技术、网络效应与经济增长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2 高明;信息技术影响下共享经济的建构、困境与超越[D];大连理工大学;2018年

3 张俐蓉;信息技术与学校教育关系的反思与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叶丽新;信息技术与写作教学整合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朱彩兰;文化教育视野下的信息技术课程建构[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徐军玲;信息技术应用的组织效应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卢秀茹;信息技术规避棉花生产经营风险的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6年

8 陆真;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9 钱旭升;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文化取向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10 王秋爽;信息技术学生实验课程开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杰茹;“教育信息化2.0”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调查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9年

2 魏楠;《改变游戏:教育与信息技术》(节选)翻译报告[D];合肥工业大学;2018年

3 李付云;信息技术与幼儿园音乐教学深度融合的实践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年

4 刘式媛;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与实践[D];山东大学;2018年

5 向梦林;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逻辑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18年

6 辛艳;高中生物教学中传统板书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8年

7 张美芬;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后复习中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8年

8 李欣影;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年

9 陆亚娟;初中信息技术与物理探究式实验整合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7年

10 崔立红;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融合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761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27761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b0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