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幼儿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本文关键词:女子幼儿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
更多相关文章: 体操运动员 身体素质训练 幼儿体操 训练计划 一般身体素质 第三阶段 女子体操 二阶段 专项身体素质 悬垂
【摘要】:正当今竞争体操水平日新月异,对运动员的技术和身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女子体操幼龄化、低龄化的发展,如何在幼儿阶段为运动员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是摆在每个教练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事近20年的幼儿体操教学实践,在日常训练中,不断强化和提高女子幼儿体操运动员姿态、柔韧、跑步、力量(包括悬垂和倒立)等方面的能力,并与技术动作训练有机结合起来,对运动员的启蒙训练起到了明显效果。
【作者单位】: 上海市普陀区少体校;
【关键词】: 体操运动员 身体素质训练 幼儿体操 训练计划 一般身体素质 第三阶段 女子体操 二阶段 专项身体素质 悬垂
【分类号】:G832
【正文快照】: 当今竞争体操水平日新月异,,对运动员的技术和身体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随着女子体操幼龄化、低龄化的发展,如何在幼儿阶段为运动员打下良好的身体素质基础,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是摆在每个教练员面前的重要课题。笔者从事近20年的幼儿体操教学实践,在日常训练中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杨兴权;陆莉萍;;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改变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2 赵国雄;加强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的基本技术训练[J];体育与科学;1991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凤英;;从第29届奥运赛场啦啦宝贝看我国啦啦操运动的发展[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4期
2 李荣;;2009竞技健美操规则变化的主要特点及对今后训练的思考[J];安徽体育科技;2009年06期
3 潘凤英;袁春杰;;从全国第八届大学生运动会健美操赛看高校健美操的发展态势[J];福建体育科技;2008年01期
4 周雯;杜少武;;影响竞技健美操最后得分因素探究——以第10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六人操决赛为例[J];福建体育科技;2009年06期
5 罗明辉;;竞技健美操新旧规则演变趋势分析[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6 罗明辉;涂运玉;;新周期健美操规则变化对我国竞技三人操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11年04期
7 蔺雪莲;李丹;;从FIG竞技健美操规则的变化分析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的发展[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8 温祝英;李小燕;;13-15岁青少年女子竞技健美操运动员核心力量训练[J];湖北体育科技;2011年03期
9 康金峰;周燕;;我国竞技健美操科研现状的分析[J];四川体育科学;2009年01期
10 龚艳;;第九届竞技健美操世锦赛混双项目中国队与前四名难度差距分析[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凡超;探讨新周期下竞技健美操的发展趋势[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秦丽;我国竞技健美操混双项目技术水平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邹玮;竞技健美操新旧规则的变化趋势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陈军;我国竞技健美操音乐选配现状分析和选配模式构建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5 赵燕;规则导向下竞技健美操集体项目成套动作编排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耀祥;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演变的分析与探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聂应军;11-12岁男少年体操运动员基本难度动作选择的理论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8 龚艳;我国竞技健美操弱势项目难度动作之探骊[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9 郑花;江苏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现状分析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倪振华;江西省高校竞技健美操运动队现状调查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美;从规则变化分析竞技健美操发展趋势及应采取的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2 丁小红,马鸿韬;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规则演变的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3 金逵,商毅;我国竞技健美操技术水平的影响因素[J];体育学刊;2004年02期
4 刘昊,刁在箴;国际评分规则的修改对竞技健美操技术发展的影响[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铭;张荷玲;;谈业余男子少年儿童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山西体育科技;2001年02期
2 白小奇;提高调查数据真实性的几种方法[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88年04期
3 郑三元;;谈体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训练[J];体育科研;1981年02期
4 谭清川;王志刚;谭清华;;浅谈体能训练对预防体操运动损伤的作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6期
5 北京体院理论系三班杂技、戏曲、武术科学研究小组;介绍几种发展身体素质的训练方法[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60年20期
6 孙秀芳,高岚;体操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对运动水平的影响[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8期
7 ;长宁区体校学生形态机能素质测试情况初析——兼伦体操运动员的现状[J];体育科研;1984年12期
8 于烈烽;;试谈男少年体操运动员的选材[J];体育科研;1987年10期
9 陈华;;关于运动员心理压力的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7年S1期
10 李恩军;体操运动员如何控制体重[J];辽宁体育科技;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谷长江;梁承谋;王长生;刘改成;;不同水平、不同年龄和不同性别体操运动员认知复杂性的实证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李贵庆;杨继美;韩增敏;;对我国体操运动员关节损伤及医疗康复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3 张予南;刘峰;张予云;;云南省竞技体操运动员再就业影响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4 宋雅伟;钱竞光;华宇飞;;江苏籍体操运动员跳马前手翻转体540°动作技术的比较分析[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5 王妮;曹振峰;崔鑫;;跳水运动员基本素质训练方法探讨[A];第12届全国运动生物力学学术交流大会论文汇编[C];2008年
6 张烨;张慧珍;;自行车场地女子500m训练方法及探析[A];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7 尹军;李鸿江;;田径组合性项群身体素质与技术训练结构特征的研究[A];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8 张伟;郭庆仙;;对少年标枪运动员训练的初步探析[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张楷龙;金之昌;;浅谈军事体能训练目标的组织与管理[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下)[C];2007年
10 李永强;顾善光;;论“体能与技术”训练——我国训练理论存在的问题与思考[A];第五届全国青年体育科学学术会议、第二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继明;张尚武缺一个乞讨的理由[N];中国体育报;2011年
2 孙曙峦;桑兰有权打官司 道义指责宜缓行[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本报记者 杜文杰;劳伦斯奖为何多与中国无缘?[N];中国体育报;2009年
4 余家傲;不光是“金牌第一”惹的祸[N];中国劳动保障报;2010年
5 本报特约编译 晓研;桑兰打官司有损形象?[N];世界报;2011年
6 记者 余子荣;我市隆重表彰黄石籍奥运功臣[N];黄石日报;2008年
7 李伟 李军 张春启;科学健身提升部队战斗力[N];中国体育报;2008年
8 张孟军;让科学牵起奥运之手[N];科技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云飞扬;泛海飞舟[N];中国人事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李中文;不经风雨 怎见彩虹[N];人民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孙延林;不同水平体操运动员的预期与视觉搜索特征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9年
2 韩慧;中国田径高水平短跨、跳跃项目运动员成长过程规律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3 冯本余;我国高水平蹦床运动员体能训练理论与实践探索[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4 冯瑞;中国竞技体操制胜规律探骊[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秦佳岚;体操运动员档案管理现状与特点的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2 张玲玲;河南省幼儿体操教学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3 常先坤;上海男子中跑受伤运动员专项身体素质训练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4 陆海林;湖北省体操运动员基础训练阶段文化教育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9年
5 李腾飞;竞技体操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在大众健身中的运用[D];山西大学;2011年
6 张勇胜;中学体育专业考生身体素质训练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杨勇;普通高校体育课开展身体素质训练的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8 赵海兵;我国青年男子篮球运动员体能训练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9 安莉;优秀男子800米跑运动员身体素质与运动成绩的灰色关联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8年
10 尹航;健美操运动员专项动作技术与身体形态素质的相关性分析[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7679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ejy/7679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