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培养方案的改革思路探讨
本文关键词:“课程与教学论”硕士培养方案的改革思路探讨
【摘要】:为了满足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对现有"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各分支"学科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改革,力图为培养适合于现代中学一线教学的高学历新型师资提供理论与实践的依据。
【作者单位】: 长春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学院研究生部;
【关键词】: 硕士 培养方案 改革
【基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研究规划项目(06AIJ220029)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0
【正文快照】: 一、培养研究生学历中学教师存在的问题自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教学法”专业方向的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其目标是培养从事高等师范院校“教学法”的专业课教师和教育研究工作者。“教学法”后来改为“课程与教学论”。作为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国家在该硕士学位的培养目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雪梅;甄良;宋平;杨连茂;魏宪宇;;以培养模式改革为契机优化硕士生培养方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11期
2 赵亮;;我国硕士研究生招考制度现状分析与改革刍议[J];改革与开放;2010年16期
3 王恒博;;以就业为导向 改革高职教育培养方案[J];教育探索;2008年03期
4 徐丽森,李宁生;我国现行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刍议[J];江苏高教;2005年06期
5 衡天书;;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的构建与改革[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6 程文义;王鹏;;公共基础课的职业能力观[J];中国校外教育;2009年07期
7 胡国勤;李华;常春;陈卫航;章亚东;;制药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与培养方案的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1年04期
8 夏广忠;王永林;;关于深化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几点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6期
9 宋振东;晏丕振;李伟;;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十年改革历程[J];农业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10 吴长稳;于奎龙;;我国部分地方高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守义;金巍;韩晓峰;张婷婷;楚颖;;校所共同培养海洋地质硕士生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和谐社会与地质教育质量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刘燕平;黄岑汉;;中医诊断学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李启才;;研究型教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胡翔勇;向学军;袁兆强;;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课程体系的研究[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陈明;赵根田;;“钢结构设计”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8年
6 翁爱湘;吴志慧;陈石平;;高校学报改革发展新思路[A];学报编辑论丛(第十一集)[C];2003年
7 王尚洪;林刚;辜清;;人体及动物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A];第五届广东、湖南、江西、湖北四省动物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8年
8 陈亚爱;李颖宏;于苏华;周京华;杨立永;;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研究与探索[A];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2)[C];2008年
9 李斌;;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10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文清 李江涛;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学制,由三年改两年[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2 李慧颖 罗博;硕士读两年,,学生社会都还不适应[N];新华每日电讯;2005年
3 记者 曾毅 通讯员 石晓峰;东北师大为中学培养4+2教育硕士研究生[N];光明日报;2006年
4 记者 代晓明 欧阳敏;69名博士硕士研究生挂职锻炼[N];自贡日报;2005年
5 记者 潘剑凯;独立学院培养出首批硕士研究生[N];光明日报;2006年
6 本报评论员 任孟山;研究生复试权重扩大当有约束机制[N];华夏时报;2006年
7 通讯员 张艳兵 本报记者 张哲浩;城乡办学[N];科技日报;2006年
8 廖前锋邋特约记者 马胜伟;理工大学500名研究生瞄准战场需要提升素质[N];解放军报;2007年
9 特约记者 宗合;大学生教研进入“理性”时代[N];阿克苏日报;2007年
10 特约记者 王握文 记者 曹瑞林;国防科大硕士研究生文学锋重新申请加入党组织[N];解放军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鲁军;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执政能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3 张道全;当代中国改革的代价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4 侯建国;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5 张薇;苏格兰大学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6 杨荣昌;教师继续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章迪诚;中国国有企业改革的制度变迁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8 王会寨;公共服务视野下的中国体育行政管理体制改革[D];北京体育大学;2009年
9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10 兰彤;中国乒乓球职业化管理体制的探索与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龙琴;论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改革[D];河海大学;2006年
2 陈福;我国全日制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反思[D];西南大学;2008年
3 王琳林;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与动因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4 韦拉琪;中国(大陆)与老挝银行体制比较研究[D];广西大学;2005年
5 韦光燕;我国公务员制度改革趋势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6 周新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功能[D];成都理工大学;2005年
7 王晓霞;裁判文书改革的思考[D];吉林大学;2005年
8 曹冬;蒙台梭利教育法在中国的实践与改革[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朱珠;我国现行住房公积金管理制度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6年
10 王伟玲;深化我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分析与思考[D];郑州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1006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100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