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述评

发布时间:2017-10-29 21:17

  本文关键词:学术型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述评


  更多相关文章: 学术型博士学位 学术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学徒制 专业式


【摘要】:博士生培养模式历来是我国学术界研究的热点,目前,学者们普遍认为我国博士生教育亟待转向内涵式发展,培养创新人才,借鉴"美国模式"改革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但是,关于博士学位获得者素质结构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关于"美国模式"和"德国模式"形成逻辑的研究缺失,研究方法重描述轻实证。已有研究成果的上述不足是未来相关研究尤其应关注的重点。
【作者单位】: 兰州大学;
【关键词】学术型博士学位 学术创新人才 培养模式 学徒制 专业式
【基金】:兰州大学2015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美国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机制研究”(15LZUJBWZY007)
【分类号】:G643.2
【正文快照】: 一、学术型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概况(一)国内相关文献1.代表性成果专门研究学术型博士生教育(本研究探讨的是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教育中的问题,不涉及专业学位博士研究生教育。为行文方便,除另有说明外,后文统一以“博士生教育”指代“学术型博士研究生教育”,以“博士生”指代“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芭芭拉·M·科姆;朱知翔;;博士生教育去向何方?——全球变化背景下欧洲的新举措[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7年04期

2 芭芭拉·科姆;戴甚彦;陈洪捷;;通向博士的路径:在精英选拔与规模扩张之间[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3 谢作栩;王蔚虹;;我国研究型大学师生对博士质量要素的认识研究——基于五所高校的调查[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5期

4 周川;;从洪堡到博耶:高校科研观的转变[J];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5 李盛兵;中国研究生教育模式之嬗变[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年05期

6 王战军;;转型期的中国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11期

7 范巍;蔡学军;赵世奎;成龙;汪怿;;中国博士发展质量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1期

8 吴镇柔;研究生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道路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01期

9 张善明;我国研究生教育内涵发展若干问题刍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萍,黄先明;对一般工科院校发展研究生教育的思考[J];华东冶金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2 刘宁;张彦通;;建设和谐导生关系的思考——基于近年来导生关系研究文献的分析[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3 易红郡;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4 袁锐锷,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5 陈伟;;“编外讲师”——德国学术职业生涯的独特设计[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6 王璐;王向旭;;当今英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和结构的变化与走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7 杨明;;论德国高等学校科研经费筹措的现状、问题和对策[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12期

8 孙朝;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矛盾及其变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1期

9 沈华;;博士培养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年02期

10 陈洪捷;;北大高等教育研究:学科发展与范式变迁[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2 刘莹莹;;19世纪柏林大学科研职能的实现途径及环境探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许家林;蔡传里;;论我国会计科学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学术规范建设[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郭春发;;大学的多中心治理——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政策为切入点[A];自主治理与扩展秩序:对话奥斯特罗姆[C];2012年

5 张国昌;胡赤弟;;知识生产方式变迁下的产业—教学—科研—学习连结体研究[A];2012年全国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暨科学技术学两委联合年会论文集[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吴洪富;大学场域变迁中的教学与科研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吕旭峰;我国教育捐赠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许广;高校知识联盟合作创新与绩效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田联进;中国现代高等教育制度反思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9 孟令战;民国时期教学自由权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10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冰;英国大学研究生教育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马楠;基于课题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郭荔宁;成人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动态学习模式探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5 陈云芳;理工科院校文科硕士生学习状况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6 方芳;二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西安工业大学;2011年

7 李新翔;哈佛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训练方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岁秀会;我国研究生创新能力提升的路径及保障体系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9 高丽;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管理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王艺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背景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吴莲姬;;韩国国内研究人员现状及博士毕业生就业取向[J];国外社会科学;2008年02期

2 马鸿;;试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博士就业的新趋向[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3期

3 ;日本采取措施提高博士教育水平,促进博士就业[J];世界教育信息;2008年11期

4 元希;;日本“博士”就业难[J];政府法制;2009年1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范建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习低效困境”的成因及其破解——基于对S大学三年级研究生的调查[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3年09期

2 陈建林;;研究生课程体系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基于学术型研究生和应用型研究生的视角[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年01期

3 刘爱春;谭顶良;赵小云;;学术型硕士生学术动机的调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年04期

4 廖莎;钟锟;;对独立学院学术型社团发展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2年11期

5 吴翔,万胜;军事学研究生培养由学术型向应用型转变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8期

6 李利霞;黎赔肆;;高校学术型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主观障碍与对策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7年06期

7 曹桂彬;;高校学术型社团引领学风建设的对策分析[J];现代妇女(下旬);2014年01期

8 杨志群;;高校学生学术型社团内部优化机制研究[J];学园;2013年08期

9 王运东;沈燕清;蓝晓霞;;高校学术型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与对策——以广西大学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10 李冰峰;;论学术型社团对创新教育的意义[J];成功(教育);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秀珍;陈梦兰;;会计研究生专业型与学术型培养模式的比较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李淑华;;高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能力培养初探[A];第四届全国高校物流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黑龙江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文学院副院长 刘冬颖;学术型阅读促进大学生独立思考[N];光明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康传义;实现学术型和技术型教育比翼齐飞[N];陕西日报;2014年

3 厦门大学社科处 王旭;用“学术型”管理提升科研质量[N];社会科学报;2007年

4 大理州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洪;在学习中创新努力构建学术型校园[N];大理日报(汉);2011年

5 杨超;理性看待“教育投资”[N];中国经济导报;2011年

6 陈曦 苏州大学文学院;“学术型管理”≠“教授管理”[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张华君邋本报特约通讯员 张富强;从“学术型”到“应用型”[N];解放军报;2008年

8 储朝晖;高校不宜行政划成学术型或应用型[N];光明日报;2014年

9 本报记者 董少校;教师“非升即走”不招学术型硕士[N];中国教育报;2014年

10 山东师范大学 徐继存 吉标;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从何入手[N];社会科学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继承;大学生学术型社团发展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强桂;工科学术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3 王莹莹;外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个体培养质量评估量表的编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4 张婷婷;从学缘看学术型体育研究生招生培养[D];武汉体育学院;2007年

5 杨惠颖;中国学术型硕士学制调整的社会历史分析[D];清华大学;2007年

6 彭钰;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7 郑三;外语学术型硕士研究生个体培养质量影响因素评估量表的编制[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8 牛梦虎;我国学术型博士生招考选拨方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王莹;学术型硕士生科研能力发展状况研究[D];厦门大学;2014年

10 王筱萌;理科类学术型学位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146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1146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74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