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2-05 15:39

  本文关键词:我国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文化素质教育 理工科大学 校本模式 工程教育


【摘要】: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特色发展已成为理工科大学改革发展的重点战略。文化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研究对于推动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步伐,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通过对国内若干所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模式的调查和分析,界定了文化素质教育校本模式的内涵,考察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实施状况、特色因子和影响因素,并尝试性地提出了一些理论解释与改进建议。 本研究认为: 构建校本模式是我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以学校为本,以学校为中心。本文运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论对构建文化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加以论证,又从当前社会对工程师的从业要求和文化素质教育改革的低效性的现实出发,为文化素质教育校本模式的构建找出现实依据。通过对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实践过程的影响因素的分析,论述了理工科大学构建文化素质教育校本模式的必要条件,提出了文化素质教育校本模式的开发步骤及基本构建思路。并在顺应高等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潮流的前提下,形成了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校本模式的宏观结构图。 关于理工科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理念与模式,许多专家、学者大都从宏观层面讨论了相关问题,本文则从比较微观的层次上探讨了文化素质教育的校本模式。通过考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校本模式的实施状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试图通过个案分析探索出理工科大学构建文化素质教育校本模式的操作方法,同时针对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深化文化素质教育改革提出了一些策略与建议。 本文所构建的文化素质教育校本模式是对现实个案的抽象和改进,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以为其他理工科大学进行文化素质教育改革决策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提供有益的参考。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643.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章红波,吴雪萍;德国高等专业学院改革新动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何振海,杨桂梅;MIT本科教育特色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7期

3 刘绍春;工程伦理教育与理工科大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汪辉;日本高等工程教育的质量评估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5 王雪峰;曹荣;;大工程观与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年04期

6 涂善东;;“全面工程教育”引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年02期

7 赵婷婷,买楠楠;基于大工程观的美国高等工程教育课程设置特点分析——麻省理工学院与斯坦福大学工学院的比较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8 胡显章,李曼丽;文化素质教育与创造性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9 王义遒;大学的文化品位与大学生的文化素质[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10 陈向明;;对通识教育有关概念的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本文编号:12553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2553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eb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