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课程团队发展阶段及其特征研究
本文选题:研究生课程团队 + 团队学习 ; 参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7期
【摘要】:研究运用个案研究的方法,根据任务过程和人际过程两个维度将研究生课程团队的团队学习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对各阶段特点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提高研究生课程团队过程绩效和学习效果的相关建议。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two dimensions of task process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 the team learning process of graduate course team is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stage are analyzed. Some suggestions are given to improve the process performance and learning effect of graduate course team.
【作者单位】: 中央财经大学商学院;
【基金】:中央财经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Y-033)的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金辉;钱焱;;团队生命周期的模型修正[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3期
2 牛继舜;论团队学习的影响因素[J];现代管理科学;2004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玲,潘和平;对学习型组织创建中团队学习的新思考[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2 陈占夺;;船舶制造企业外部环境变化分析与战略调整[J];船舶工程;2006年03期
3 陈绍华;浅议高等院校的人本管理[J];大众科技;2005年08期
4 潘文光;;略论学校教师专业发展文化的创建——组织文化的视角[J];教师教育研究;2006年05期
5 潘娟;中小学教师怎样做科研——如何运用质的和量的研究方法[J];基础教育参考;2004年Z1期
6 陈树公;;从产品/服务的属性系统到定位矩阵的建立[J];技术经济;2006年10期
7 吴国辉;;西方动机理论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方法的启示[J];理论观察;2006年04期
8 陈建有;焦平;;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特性研究[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9 张济洲;走入教师日常生活中的叙事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03年07期
10 黎明凡;;简论企业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责任[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白芸;理解学生文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宫淑红;美国教育技术学的历史与范式演变[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徐佩;软件研发项目团队有效性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韩龙淑;数学启发式教学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5 任瀚;基于全球价值链理论的中国入境旅游业发展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刘磊;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论纲[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柏华;小学教师教材观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晓明;企业团队知识共享机理及评价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2 陈雅玲;学习型学校建设中的教师团队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3 王晓红;转制学校的现状与探索——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柳德玉;论教师经历与专业成长[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5 纪军;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于鹏飞;课堂教学仪式的社会学分析[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刘颖;在虚拟环境中成长[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8 梁毅;探寻学习型领导——一项关于中学校长的质的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叶蓓蓓;涠洲岛民俗文化与学生数感的形成和发展[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10 孙占宇;农村贫困地区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与对策[D];西北师范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魏怡;;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1期
2 方正泉;;论大学生团队精神的培育[J];江苏高教;2006年05期
3 王润良,郑晓齐;环形结构与传统企业学习战略[J];科研管理;2001年03期
4 余俊渠;叶树林;;论当代大学生团队精神的现状及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6年09期
5 孙强;;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团队意识培养的思考[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钟健雄;;团队学习: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有效路径[J];中国报业;2011年08期
2 苗馨;;论高校学习型学生工作团队的创建[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22期
3 于延;王建华;张珑;;依托学生专业协会提高学生编程能力和创新能力[J];计算机教育;2011年14期
4 江尚;黎苑楚;;社会创新能力建设与科研团队的打造——以研究生培养为例[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董前民;孙彩霞;黄昌清;倪凯;;高校学习型团队建设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1年19期
6 赵越;刘晓晨;;构建学习型医学研究生党支部[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1期
7 肖圣龙;刘群英;;学习型组织理论视阈下的辅导员队伍建设思考[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1年04期
8 闫飞;杨晓亮;;学习型组织视野下独立院校的班级建设[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7期
9 赵海峰;;综合能力培养与PBGS教学模式[J];大家;2011年16期
10 岳爱武;;“学习型组织”理论视域下的高校学习机制创新[J];江苏高教;2011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米淑兰;;创建学习型学院是社区学院发展的必然选择[A];纪念中国成人教育改革发展30年大会暨中国成人教育协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梁爽;于洋;徐俊波;;学习型组织理论在高校中的应用实践研究[A];高教科研2006(下册:专题研究)[C];2006年
3 李会征;;高校档案部门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思考与尝试[A];北京高校档案学术论文汇编[C];2006年
4 杨维;;关于学习型高校的几点思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孙景芝;柳治仁;;构建有效的学习型校园文化思考[A];2003年中国成人教育年会论文集[C];2003年
6 孙晶;;对构建高校科研管理学习型组织的几点思考[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7 董战玲;胡爱华;王晗;樊守艳;梁平;王杨;符史干;;浅谈TBL教学法在生理学课程中的应用[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耿俊伟邋周前进;Dian团队激发大学生创新潜能[N];科技日报;2007年
2 梁莉;团队学习,,开创一片新天地[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荣琦邋黄宝锋;最有可能汗水让我们的梦想越来越清晰[N];辽宁日报;2008年
4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杜朝晖;以问题引导创新能力培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5 绵阳师范学院 胡萍;和谐校园提升高校创新力[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廖庆凌 本报实习生 李娜;为增进中德交流合作写下厚重一笔[N];广西日报;2008年
7 郭培育;我国新增设税务硕士专业学位[N];中国税务报;2010年
8 记者 徐于平 黄坚 通讯员 林文生 钱日帆;税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启动[N];中国税务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彭杜宏;基于问题解决的大学生团队学习认知互动分析[D];苏州大学;2009年
2 王秀丽;大学生团队学习的有效运行机制与培育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褚雷;大学学习型组织发展与大学领导行为之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燕;团队学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D];苏州大学;2012年
2 万孝星;团队学习理论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雅玲;高校微观政治分析及管理研究[D];燕山大学;2008年
4 徐友波;绩效技术在大学生团队学习中的应用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李强华;高校学习型组织架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6 刘莎莎;信息化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教学模式建构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7 柴楠;高校学习型学生社团创建研究[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8 殷凤春;学习型组织理论在“学习型高校”创建中的运用[D];河海大学;2004年
9 朱荣;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孙西艳;北京B大学组织学习力现状与提升策略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8623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623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