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建设绩效调查
本文选题:研究生 + 暑期学校 ; 参考:《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摘要】:对我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建设绩效现状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各相关群体对于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总体建设绩效评价是肯定的,比较而言,往届学员的评价更高。暑期学校对于拓展学员视野、启发学员思考、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均有成效,达到了预期目的。同时,也存在没有形成固化机制、招生宣传不到位、经费投入不足等问题。建议提高认识,将暑期学校纳入学校长期教育规划;加大经费投入,做出品牌;加大招生宣传力度,积聚优质师资、生源。
[Abstract]: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construction 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the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summer school is affirmative. In comparison, the evaluation of the past students is higher. The summer school has a good effect on developing students' vision, inspiring students' thinking and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has not formed the curing mechanism, the enrollment propaganda is not in place, the funds are insufficient and so on. It is suggested to raise awareness and bring the summer school into the long-term education plan of the school; to increase the investment and to make the brand; to increase the enrollment publicity, and to accumulate the quality teachers and students.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研究生暑期学校建设绩效与跟踪评价”(编号J0924002)部分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研究生暑期学校工作[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1期
2 吴启迪;;办好研究生暑期学校 营造良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氛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1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文娟;和金生;;我国研究生培养中的美第奇效应——基于知识发展的类生物理论视角[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2 赖明澈;高蕾;王志英;陆洪毅;;计算机系列研究生暑期学校办学体会[J];计算机教育;2010年22期
3 张永宁;张乐勇;肖静;;我国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发展趋势与运行机制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年04期
4 王晶;;国际视野中的研究生暑期学校研究[J];石油教育;2009年04期
5 陆国才;姜华;郑杰民;毛煜;张晓冬;袁伯俊;黄矛;;新药评价暑期学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实践与思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8年06期
6 黄宝印;陆敏;程黎明;田起宏;朱瑞;李军;黄欣;董尔丹;;研究生暑期学校品牌建设的策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8期
7 吴小松;陆小新;陆国才;姜华;郑杰民;;新药评价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S1期
8 吴太山;;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八项变革[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9期
9 苑洪亮;侯艺华;尹健;朱群;;开拓军校研究生国际学术视野的探索与实践——以国防科技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4期
10 郭蕾;瞿礼嘉;;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北京大学植物分子及发育生物学研究生暑期学校的实践探索[J];中国科学基金;2008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骐;基于就业目标的硕士研究生职前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田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08年
3 辛颖;中国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4 孙士海;服务现代农业的博士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转军;;研究生暑期学校办学方案及其效果的经验交流——以第二届全国环境科学研究生暑期学校为例[J];高等理科教育;2006年01期
2 刘卫;;教育部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合作举办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促进科研与教育结合 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12期
3 赖明澈;高蕾;王志英;陆洪毅;;计算机系列研究生暑期学校办学体会[J];计算机教育;2010年22期
4 吴启迪;;办好研究生暑期学校 营造良好的研究生教育创新氛围[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11期
5 ;全国博士论坛将设“最佳学术创意”奖[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评论卷);2007年04期
6 ;2010年湖南省汉语言文字学研究生暑期学校开班启事[J];古汉语研究;2010年02期
7 董南燕;宋鑫;田勇强;林莉;卢晓东;;暑期学校——高校学期制度改革的探索——北京大学暑期学校六年办学实践与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9年12期
8 ;2006年全国研究生暑期学校工作会议在呼和浩特召开[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11期
9 王海军;;人大附中在河南开办暑期学校[J];决策探索;2006年06期
10 ;2010“教育技术前沿”暑期学校招生简章[J];现代教育技术;2010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4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张湘伟;刘锋;袁兵;;工程力学研究生教育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力学学会学术大会'2009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小月;研究生教育“瓶颈”凸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2 武书连;研究生教育缺乏竞争力,弊端始于基础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3 本报记者 王鸣琦;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对扩招机遇[N];陕西日报;2002年
4 原教育部研究生司司长、原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 吴本厦 口述 国务院学位办 欧百钢 整理 原教育部科技司巡视员 张酉水 原教育部高等学校教材办公室主任 沈友益 原教育部生产供应局局长 王民栋 原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 龙正中;深切缅怀黄辛白同志[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周景勤;走出普通研究生教育的误区[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研究生教育遭遇应试质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7 王斌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N];新华日报;2002年
8 记者 彭东邋李凝;北大迎来研究生教育90年[N];科技日报;2007年
9 来茂德;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高慧斌;研究生教育:何去何从?[N];辽宁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2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4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5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查远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7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8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9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超峰;基于C/S、B/S三层构架的研究生管理信息系统(MIS)的设计与实现[D];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
2 高艳玲;军事医学科学院在线教育系统的研建[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4年
3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4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6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8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9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10 尹伟;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639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63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