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创”文化融入研究生培养的实践探索——以南京理工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18-05-12 11:01

  本文选题:研究生 + “双创”能力培养 ; 参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7年12期


【摘要】:"双创"文化具有引领研究生培养导向、激发研究生成长活力、展现研究生双创效能的重要价值。南京理工大学从壮大"双创"文化基因,提高研究生"双创"意识;融入"双创"文化要素,提升研究生"双创"能力;营造"双创"文化环境,提升研究生"双创"志趣三个方面入手,将"双创"文化融入研究生培养中。南京理工大学的经验表明要想发挥"双创"文化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高校一要凸显研究生的主体作用和核心地位;二要优化活动组织,搭建"双创"文化平台;三要形成合力,构建研究生"双创"文化体系。
[Abstract]:The culture of "double innovation"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leading graduate student's training direction, stimulating graduate student's growth vigor and displaying graduate student's double innovation efficiency.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order to strengthen the "double creation" culture gene, improve the graduate students'"double creation" consciousness, integrate the "double creation" cultural elements, enhance the graduate students'"double creation" ability, build the "double creation" cultural environment, Promote graduate students'"double creation" interest three aspects, will "double creation" culture into graduate training. The experience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ows that in order to play the role of "double creation" culture in graduate train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highlight the main role and core posi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optimize the organization of activities, and set up the cultural platform of "double creation". Third,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resultant force to build a graduate student's "double creation" cultural system.
【作者单位】: 南京理工大学党委宣传部;南京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
【基金】: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编号:D/2016/01/84)
【分类号】:G6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南京理工大学[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10年21期

2 ;南京理工大学成立“笑协”[J];第二课堂(高中版);2007年03期

3 乐乐;;美国的教育是成功的——南京理工大学郑亚专访[J];国际人才交流;2006年04期

4 ;南京理工大学[J];中国军转民;2007年09期

5 ;南京理工大学概况[J];中国高等教育;2010年12期

6 ;勇立潮头 奠基未来——南京理工大学“十一五”发展历程和成就[J];国防科技工业;2011年02期

7 李存英,郑称德;立足现在 面向未来──谈南京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网络建设[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3期

8 冯秀果;;中国教育会计学会高校后勤财专会第十三次学术交流会在南京理工大学召开[J];会计之友;2013年31期

9 ;探索高校培养国防专业人才的新路子──记南京理工大学二00一届国防、军队系统接受毕业生专场招聘会[J];国防科技工业;2001年05期

10 ;南京理工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J];现代教育技术;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沈家聪;;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努力开创高校科协工作的新局面——南京理工大学科协[A];全国高校科协发展论坛(2013年)论文集[C];2013年

2 ;南京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工程专业情况简介[A];大珩先生九十华诞文集暨中国光学学会2004年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3 ;南京理工大学化工学院[A];面向21世纪的中国化工——纪念中国化工学会成立80周年[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羽军 晓春;南京理工大学领导班子调整[N];新华日报;2007年

2 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吕志豪;南京四所高校欢迎二志愿高分考生[N];光明日报;2002年

3 记者 郑晋鸣;南京理工大学教改动真格[N];光明日报;2000年

4 师擎;切实为高校建设发展做好服务[N];南京日报;2006年

5 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王金福;南京理工大学重科研也重市场[N];光明日报;2001年

6 李徽 记者 赵建春;南京理工大学构建多级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记者 郑晋鸣  通讯员 李(上面羽底下军);南京理工大学毕业生签约率高[N];光明日报;2002年

8 驻常熟首席记者 商中尧;探索校地合作模式[N];苏州日报;2008年

9 记者 沈大雷;江苏企业明星成高校“产业教授”[N];中国教育报;2011年

10 ;光荣与使命[N];光明日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珂;南京理工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卓越计划”管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8783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783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0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