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刍议

发布时间:2018-05-16 14:17

  本文选题:研究生 + 学术道德建设 ; 参考:《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S3期


【摘要】:当前,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正面临考验,个别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失范已经不同程度地影响到研究生的学习态度、科学精神和学术水平,给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造成了不良影响。本文从学术道德的本质入手,分析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现象和原因,并从规范媒体导向、确保导师指导作用、重视学术道德教育、完善学术监管机制、要求研究生严格自律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建设的措施。
[Abstract]:At present,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s' academic morality is facing the test, the individual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moral anomie has affected the graduate student's study attitude, the scientific spirit and the academic level to varying degrees, has caused the bad influence to the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moral construction. Starting with the essence of academic mora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henomena and causes of the academic moral anomie of postgraduates, and from standardizing the media guidance, ensuring the guiding role of tutors, attaching importance to the education of academic morality, and perfecting the academic supervision mechanis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ome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postgraduates' academic morality in the aspects of demanding strict self-discipline and so on.
【作者单位】: 西南石油大学研究生部;
【分类号】:G643.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罗广华;;试论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J];青年文学家;2011年13期

2 沈培华;林功实;;研究生实验课程建设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1989年04期

3 ;湖南省研究生教育收费新标准出台 降幅不得超过百分之二十[J];湖南教育(中);2011年08期

4 尹良红;;研究生教育特色培育和产学研联合培养的新思路[J];科学中国人;2011年15期

5 倪瑞;;网络答辩促进研究生培养国际合作[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7期

6 吕鸥;;成就目标理论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辽宁经济;2011年06期

7 戴先凤;;试析高等教育学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双导师制”[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1年08期

8 戴小鹏;黄璜;张引琼;;基于隐性知识获取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11年04期

9 田甜;;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10 靳凤丹;;关于全日制工程硕士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姚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2 任秀莲;魏琦峰;韩家军;曹立新;;研究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裴建明;朱妙章;;第四军医大学生理学教研室研究生培养感悟[A];中国生理学会第十届全国生理学教学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2年

4 刘景彦;刘琴;;经济危机形势下跨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A];中国高等地质教育历史经验与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李久义;李进;;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7 蒋兆远;杜亚江;康会峰;;高质量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A];2008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蔡德章;;运用知识管理方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A];2005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9 张士宏;;科研院所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与企业结合[A];2005年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魏庆朝;;加强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土木工程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叶青;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并非“全面收费”[N];广东科技报;2008年

2 记者 贾晓燕;本市将重点建设一批研究生培养基地[N];北京日报;2009年

3 记者 李雪林 通讯员 黄艾娇;全过程监控研究生培养[N];文汇报;2009年

4 记者 郭熠;共建滨海研究生培养基地[N];滨海时报;2010年

5 小莉;中科大在常设研究生培养基地[N];常州日报;2011年

6 记者 宋广玉;市社科院—河海大学研究生培养基地揭牌[N];南京日报;2011年

7 潘玉娇;江苏9年共实施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项目4805[N];江苏教育报;2011年

8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韩震;研究生培养在转变中发展[N];社会科学报;2011年

9 记者 李青滨 通讯员 刘洋;打造高素质研究生培养平台[N];中国海洋报;2011年

10 学位教育与研究生教育司(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深化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提高质量[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2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3 孟洁;中国研究生招生制度变革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彭静;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5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志宏;高校组织结构测度方法及应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7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8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10 张国栋;我国贯通式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国莉;高校科研团队中的研究生激励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2 刘冬海;我国高校研究生激励机制优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3 朱静然;美国研究生培养与科研一体化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4 欧杰宁;研究生三助项目规范化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5 吴云天;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生培养机制构建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09年

6 刘全菊;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7 张兴春;新形势下研究生思想道德教育对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7年

8 卢英敏;以人为本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王勇;研究生创新素质教育长效机制构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王博超;基于AHP灰色关联法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本文编号:18972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8972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d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