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教育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现状的比较分析

发布时间:2018-05-31 22:01

  本文选题:远程教育 + 专业课程设置 ; 参考:《中国远程教育》2010年03期


【摘要】:自从1995年北京师范大学为教育技术学专业研究生开设"远程教育学"课程以来,已经走过了14个年头。目前中国远程教育研究生的培养情况如何?远程教育研究生的专业课程是怎样设置的?本文选取国内5所有代表意义的师范院校,根据"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在2009年6月至7月期间发布的相关信息,并参考中国内地31个省市、839家高校研究生招生资料等数据,对远程教育研究生专业课程设置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
[Abstract]:Since the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has opened the course of "distance educ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1995, it has gone through 14 years. How is the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Distance Education in China and how to set up the professional courses of distance education graduate students? This article selects the 5 representative Teacher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according to " The relevant information issued by the Chinese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information network from June 2009 to July, and with reference to the data of 3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the data of postgraduate enrollment of 839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compared and analyzed.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远程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兴富;论加快远程教育学科专业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2 丁新;论远程教育专业学科的产生及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3 陈丽,李爽,冯晓英;中国远程教育领域从业人员分类和能力需求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4 张伟远;试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专业[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3期

5 张秀梅;远程教育专业硕士课程计划国际比较[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3期

6 张伟远;远程教育专业与教育技术专业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7 丁新,徐福荫,穆肃;构建“四个相结合”现代远程教育专门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电化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8 丁兴富;中外远程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上)[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9 丁兴富;中外远程教育系统的课程设置(下)[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10 丁兴富;;远距离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写在《现代远距离教育》创刊5周年之际[J];现代远距离教育;1989年Z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文继奎;;远程学习者学习困难之诸种造成因素[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2 杨启宁;;中央电大引进英国开放大学教材的实践和意义[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3 杨敏;顾凤佳;;教育文化学视野下的中美远程教育院校专业与课程设置之比较[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4 姚蓉;中国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建设的思考[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2年03期

5 赵建华;;远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国际比较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7期

6 方千华;黄汉升;;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7 王瑞娥;王晓军;;网络教育主讲教师素质培训的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丁孟春;杨金谚;;高职高专国际贸易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年03期

9 鞠建峰;;对高校学科建设的几点认识——以南京师范大学为例[J];大家;2011年22期

10 丁新;论远程教育专业学科的产生及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孙东川;朱桂龙;孙凯;;弘扬系统工程中国学派的一项基本举措——对于编写系统工程教材的思考[A];经济全球化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16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毕鹤霞;;研究生资助的理论及政策建议[A];2006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6年

3 王泽忠;王兆安;沈颂华;;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规范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钟群鹏;张峥;骆红云;有移亮;;特种设备安全发展的若干问题和建议[A];压力容器先进技术——第七届全国压力容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5 马亚雄;靳高风;;犯罪学学科与专业建设与发展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川平;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质量基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艾华;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栗永清;学科·教育·学术:学科史视野中的中国文学学科[D];复旦大学;2010年

4 熊艺;中国远程教育系统管理与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何见得;人才资源开发有效对策基础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6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7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万力维;控制与分等:权力视角下的大学学科制度的理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马红亮;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互动结构[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志文;范式转变与理论构建[D];厦门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狄明明;大众化背景下应用型人才需求对地方高校专业课程设置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2 马志妍;远程教学中教师导学风格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郜瑞丽;物理教学论硕士课程设置的研究[D];长春师范学院;2011年

4 黄华;中国管理教育现状及发展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5年

5 牛丽娜;网络导学教师培训内容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贺中元;美国教育硕士课程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登峰;中国电化教育早期历史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王柏松;中国远程教育中的教师角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9 张宁;开放教育试点分校教师培训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史立金;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现代远程教育发展若干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慧琼,陈丽;远程教育专业化和专业人才的培养[J];中国远程教育;2002年12期

2 丁新;中国远程教育发展的十大趋势[J];中国远程教育;2003年02期

3 ;2003年全国电大教育基本情况统计公报[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09期

4 张尧学;高校现代远程教育调查与思考[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6期

5 彼得·贾维斯,陈青 ,张伟远;远程教育的教与学理论之探讨[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7期

6 丁兴富;论加快远程教育学科专业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7 袁昱明;远程教育学的元研究和学科建设[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19期

8 丁新;论远程教育专业学科的产生及构建[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9 陈丽,李爽,冯晓英;中国远程教育领域从业人员分类和能力需求的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1期

10 张伟远;试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专业[J];中国远程教育;2004年2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亚敏;努力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远程教育理论——《远程教育学》评介[J];中国远程教育;2005年04期

2 任光杰;丁新;;奥托·彼得斯(Otto Peters)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6期

3 肖俊洪;;远程教育教师的边缘化[J];中国远程教育;2006年02期

4 曹静;;远程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J];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年04期

5 蔡晓燕;;现代远程教育方法论问题刍议[J];中国电力教育;2010年36期

6 杜志傲;;保持现代远程教育稳健发展应把握的几个要素[J];河南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罗洪兰;杨亭亭;;远程教育专职教师胜任力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年09期

8 房佳时;;拓展现代远程教育 为海岛经济建设服务[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0年03期

9 穆肃;丁新;;德斯蒙德·基更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4年08期

10 杨亭亭;阎福安;;中美远程教育的教师教学管理比较[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林秀华;张波;;对沈阳市体育场馆现状的比较分析[A];第三届全国体育产业学术会议文集[C];2008年

2 朱晓燕;;浅析OUC环境法学科建设[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鄢明明;方光荣;谢鉴;易长发;;中外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比较论析[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宋旭燕;杨玖贤;何涛;;关于风力发电场噪声预测适用模式的思考[A];四川省首届环境影响评价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5 蔡明;蔡新宇;朱裕昌;吴卫平;楼列名;李少华;蔡郑东;;比较分析半髋与全髋置换手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短期疗效[A];第七届全国创伤学术会议暨2009海峡两岸创伤医学论坛论文汇编[C];2009年

6 刘蔚贤;孙静春;常琳;;家属型中间人参与下的腐败分析模型[A];系统工程与和谐管理——第十届全国青年系统科学与管理科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7 杜成云;任澜涛;杜雷鸣;李海旺;;115m火炬塔架结构设计与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徐大伟;王子彦;;循环经济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分析与比较[A];发展循环经济 落实科学发展观——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4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贺芳芳;顾旭东;徐家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海地区热量资源变化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气候变化及其机理和模拟”分会场论文集[C];2006年

10 吕良敬;鲍春德;杨程德;顾越英;郭桂梅;严冰;陈晓翔;叶霜;戴岷;陈顺乐;;不同时期狼疮性肾炎病人肾脏存活率及其诊治因素的比较分析[A];全国自身免疫性疾病专题研讨会暨第十一次全国风湿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何载福 黎志成 作者系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企业文化差异与比较分析[N];经济日报;2004年

2 记者金辉;专业课程设置三大转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3 黄莉;如何进行财务报告的比较分析[N];上海证券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周松林;上证所提供一季报XBRL实例文档[N];中国证券报;2006年

5 德州仪器公司连接产品线高级应用工程师 潘晓磊;数字家庭网络接口技术比较分析[N];中国电子报;2004年

6 无锡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无锡与苏州两市服务业主要指标的比较分析[N];无锡日报;2005年

7 长城证券金融研究所 沈维伦;化纤行业投资价值比较分析[N];证券时报;2004年

8 郑秀慧;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的比较分析[N];中国电力报;2006年

9 通讯员 常何英邋葛希斌;林州:“百名专家百村行”活动受欢迎[N];河南日报;2007年

10 陈俊岭;网站社会新闻频道比较分析[N];中华新闻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和森;中国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立梅;中国共产党执政方式的特点和完善[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3 张国武;油茶优良无性系性状表现的比较分析与评价[D];江西农业大学;2007年

4 李立清;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经济学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5 宋丽平;黑龙江省民营经济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6 陈尊厚;中国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统计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8年

7 王金凤;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理论探微·比较分析·借鉴价值[D];吉林大学;2009年

8 黄志鹏;我国音乐科技学科建设的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9 任俊超;大跨空间斜拉结构的抗震反应分析与设计方法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10 刘振;R&D投资与规模投资影响因素比较分析[D];暨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泽奎;我国金融监管结构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2 车峰;利率对中美房地产市场影响的比较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3 刘丹;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4 郭琳;吉林省相对资源承载力及比较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5 陈丽;中西方女性气质与人生情境的比较分析:《嘉莉妹妹》与《长恨歌》[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6 徐耀;我国区域服务业发展比较分析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7 李可葳;中法奢侈品消费者行为比较分析与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8 谢清琳;民办与公办高校教师工作满意度比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9 王丹丹;大连软件外包产业发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10 王璇冬;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成败分析[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61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61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0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