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该出现的概念——“学位教育”——谈对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6-01 18:30

  本文选题:学位教育 + 理论体系 ; 参考:《高教探索》2011年03期


【摘要】:理论体系的构建,概念是基础。我国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处于初始阶段,厘清概念,是建立学位制度和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的最基本工作。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学位教育"的错误使用既对学位制度、研究生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产生影响,也会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机构设置和管理工作产生影响。
[Abstract]:The construction of theoretical system, the concept is the basis. The construction of degree system and graduate education theory system in China is at the initial stage. To clarify the concept is the most basic work to establish the degree system and graduate education theory system. Graduate education and degree are two different kinds of things. The wrong use of "degree education" not only has an impact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degree system, but also on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graduate education. It will also have an impact on the institutional setting and management of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研究生学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叶绍梁;学位的概念及其与研究生教育关系的辨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应春;吴永明;丁毅强;;关于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裴劲松;略论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与发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4期

3 孙大廷,杨有林;论学位的本质属性[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4 陈超,顾淑霞;研究生培养中学术门户现象探析及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5 庞青山,谢安邦;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道路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6 ;体育学博士立足于国内培养之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年04期

7 李琳;科研贡献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收费问题与对策[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S1期

8 郭德红;;美国著名大学校长的整体知识观[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9 赵殿军,徐金尧;部分高校在校研究生参加体育锻炼项目情况及影响因素[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10 李振峰;;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演进与趋势[J];滨州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秀英;郑一淳;张志勇;胡宝贵;董利民;;专业式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初探——以霍普金斯大学为例[A];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教学改革论文专辑[C];2007年

2 潘武玲;胡玲琳;;高校研究生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胡仁东;;大学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协调机制探析[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2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李福华;高等学校学生主体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4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5 汪怿;大学知识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胡玲琳;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健宁;高等学校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庞青山;大学学科结构与学科制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翟海魂;英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4年

10 刘顺厚;研究生德育绩效及其评价[D];复旦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扈国栋;军队高等医科院校博士生指导教师队伍及其遴选标准的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彭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历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3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4 吴庆华;中南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回顾与未来人才培养模式探索[D];中南大学;2002年

5 钟慎斌;医学学位制度比较研究及其启示[D];苏州大学;2002年

6 殷小琴;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问题[D];浙江大学;2002年

7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8 向雯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9 林伟连;研究生教育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及提升途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10 谭丽君;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叶绍梁;学位的概念及其与研究生教育关系的辨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9年05期

2 叶绍梁,廖文武;对高校研究生院建设中若干基本关系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让糯笱MBA[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5期

2 ;厦门大学EMBA[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19期

3 ;厦门大学EMBA[J];当代经济;2011年14期

4 王齐洲;;博士培养需要制度和观念创新[J];社会科学评论;2003年01期

5 刘昆笛;;儒家“修齐治平”理论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的价值[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6 ;厦门大学EMBA[J];中国集体经济;2011年21期

7 董运平;黄静;;硕士研究生学制变革的积极意义及相关问题思考[J];世纪桥;2011年13期

8 罗丽娟;王秀英;;浅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体系的转化问题——以第四、五章为例[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1年08期

9 查有梁;查宇;;培养杰出人才的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10 时时;;出国留学慎选新办私立学校[J];侨园;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乐山;;构建医学科技管理学理论方法体系的思考[A];首届全国医学科研管理论坛暨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王雪娟;;构建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方法探寻[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毛建国;;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第一节 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6 廖开顺;;大学人文素质教育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文化建设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7 刘新华;;“毛泽东思想概论”课教学中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组关系[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8 钟铁铮;;浅析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新公共管理理论的视角[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岩;;研究生教育学制改革必然性和解决措施综述[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王薇薇;;国外硕士类型研究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的启示[A];第三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郭桂香;文物博物馆专业首次纳入国家学位教育[N];中国文物报;2011年

2 记者 梅志清 实习生 张宇 通讯员 岳辉;3M学位教育项目开全国先河[N];南方日报;2004年

3 实习生 钟菡 记者 姜小玲;学位教育能否培养出优秀作家[N];解放日报;2009年

4 刘振;我市学位教育取得“零”的突破[N];郴州日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朱文琴;“MPA”:学位教育新亮点[N];光明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昆工学位教育跃上新台阶[N];云南日报;2003年

7 武洁;“不合格博士后工作站”撤得好[N];四川日报;2007年

8 朱铁志;纠正学位教育的偏失[N];人民日报;2003年

9 江焰;新增五个学位教育填补空白[N];科技日报;2009年

10 史长丽;呼唤农业推广硕士学位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戴继天;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罗建国;我国学位授权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3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文昆;当代大学生廉政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2 王雪娟;论我国高等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建构[D];山西大学;2006年

3 钟怡;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专业硕士学位教育质量控制的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4 张茂林;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接受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5 刘小明;新型“工程与公共政策”硕士学位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6 朱佳丽;治理视野中的学位管理体制改革探论[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敏;面向高技术的“科学MBA”学位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8 胡冰玉;中美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利江;师范类教育学二学位学生学习动机的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10 邹菁;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培养适应性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965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65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56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