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18-06-01 16:08

  本文选题:研究生 + 创新能力 ; 参考:《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S3期


【摘要】:本文在剖析地方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探讨了地方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认为既应有适合学生特点的社会实践内容,更应有产学研相结合的特色鲜明的培养方案,同时加大力度建设重点实验室,为学生创新观念、拓宽思路、增强能力提供平台。
[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ltivation of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postgraduates in the local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combining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hysics subject,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ways to cultivate the innovative ability of the postgraduates in the local ordinary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author holds that there should be not only the social practice content suitable for students' characteristics, but also the distinctive training plan combining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Meanwhile, the key laboratories should be built to provide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innovate their ideas, broaden their ideas and enhance their abilities.
【作者单位】: 牡丹江师范学院理学院;
【基金】:2011年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XM_HLJ_2011128)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军跃;黄伟九;杨晓蕊;余运胜;;研究生教育与“产学研”培养模式的耦合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周德俭,徐建平;试论普通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地位、作用与模式[J];高教论坛;2004年03期

3 周建民;;工科院校研究生创新素质和科研能力培养初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7年S1期

4 刘和;堵国成;;浅议高等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军跃;黄伟九;杨晓蕊;余运胜;;研究生教育与“产学研”培养模式的耦合研究[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2 居玲;;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三助”成本分担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3 刘志强;曹小林;;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吴赛辉;;论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途径[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04期

5 程朋根;李大军;;测绘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江洪;沈旭峰;;浅谈培养大学生的科研能力[J];甘肃科技;2010年03期

7 王旭;;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现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25期

8 刘宏波;刘和;符波;;关于当前环境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思考[J];大众科技;2012年07期

9 郝璐;高景民;;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实践与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年09期

10 魏艳;;农药学科研究生培养方式的创新[J];考试周刊;2009年30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程峰;体育院校教育实习不充分耦合状态的因素分析[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佳;地方大学研究生教育产学研联合培养机制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郁嘉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模式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余勇;产学研合作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方式多样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1年

5 陆支悦;基于研究生培养的中国高校风景园林学科建设初步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6 汪丽;医学研究生培养及综合管理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吉林大学;2006年

7 石娟;中部崛起与湖南省高层次人才培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张颖南;我国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9 贾巍;我国部分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10年

10 强桂;工科学术型硕士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德俭,徐建平;试论普通工科院校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地位、作用与模式[J];高教论坛;2004年03期

2 马安伟;杨国权;于彩虹;张喜梅;;日本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冶金教育;2006年05期

3 肖国芳,朱剑,彭术莲;构建和谐“导学”关系的制度设想[J];江苏高教;2005年05期

4 赵丽;研究生培养模式刍议[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年02期

5 刘宏;对加强工科院校研究生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J];辽宁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李越,孙枕戈;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年05期

7 张光斗;发展高等工程教育 培养更多合格的工程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6期

8 周远清;坚持“发展 改革 提高”的思路 使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体系不断适应社会需要[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Z2期

9 裴劲松;;研究生教育形成人力资本的特征及其对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启示[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10期

10 罗英姿;李占华;;论培养创新型研究生的导师素质[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耀洲;邢丽雅;;谈高校历史教学中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探索;2006年04期

2 张海防;耿红;;论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及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J];教育与职业;2007年06期

3 谢婉茹;刘连启;;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软件导刊;2007年24期

4 谢婉茹;刘连启;;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07年12期

5 蔡可化;;第二课堂活动平台构建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中国矿业大学环境与测绘学院探索与实践为例[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年12期

6 沈涛;卢鑫;黄金哲;;素质教育与创新能力培养在生产实习教学中的渗透[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Z1期

7 王根顺;曹瑞红;;论如何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J];鸡西大学学报;2009年04期

8 刘长宏;张恒庆;戚向阳;王刚;;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J];辽宁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9 张乐勇;殷述广;;工科研究生实践环节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4期

10 莫建文;张顺岚;林基明;;产学研合作提高工科研究生自主创新能力[J];中国西部科技;2010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倪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2 胡瑞祥;梁宏;梁福沛;蒋毅民;;本科生论文实验与创新能力培养[A];第八届全国大学化学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3 李明;李炎锋;王玲;汪海燕;;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C];2009年

4 李炎锋;朴春君;李俊梅;;高校工科专业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土木建筑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第12卷)[C];2010年

5 叶望;周莞尔;徐毅鹏;;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工科高校的教育创新工程[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崔海亭;郭彦书;王振辉;;深化毕业设计教学改革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A];制冷空调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第五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童莉葛;王立;尹少武;岳献芳;刘柏谦;;通过参与科技竞赛促进专业课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培养[A];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究——第六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刘玉玲;;科研family实践活动在大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实践和探索[A];中国光学学会2011年学术大会摘要集[C];2011年

9 李久义;李进;;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讨[A];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第九届全国高校土木工程学院(系)院长(主任)工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黄岑汉;刘燕平;;论硕士研究生自主选题与创新能力培养[A];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徐亚华;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开始征集[N];南通日报;2008年

2 通讯员 汪长江;163名高校研究生赴浙参加社会实践[N];中国人事报;2008年

3 通讯员 冯联清;共同培养人才 服务地区发展[N];东方城乡报;2007年

4 侯冉;爱心铸和谐 情暖未教所[N];大众科技报;2007年

5 记者 王晓樱 魏月蘅;三亚学院加强动手能力培养 专为学生开辟社会实践短学期[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冯珍;湖北经济学院大学生来我市开展“农村信息化”社会实践[N];黄冈日报;2007年

7 陈亮;大学生如何获得职场强势竞争力[N];人才市场报;2006年

8 记者 吴淑媛 实习生 班毅;让学生学会热爱与尊重[N];天津教育报;2007年

9 姜澎;今夏高校纷纷启动第三学期[N];文汇报;2004年

10 本报记者 吕会生 实习生 李靖 南希;暑假:大学生们这样过[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郝运;美国高校服务学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徐亚清;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协同分析与实证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9年

4 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年

5 许瑞芳;社会变革中的中国高校德育转型研究(1978-2005)[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金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合力论[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7 周永康;大学生角色认同实证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8 李新月;我国大学公民教育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曾克强;基于大学生品格培养的社会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2 闪茜菁;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邢强;当前我国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春芳;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新探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郭勇;利用医学生社会实践开展VCT服务促进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童洪志;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保障体系研究[D];重庆大学;2010年

7 郑路鸿;研究机会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娅军;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本科生研究性学习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9 张晨;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探析[D];渤海大学;2012年

10 刘洋;论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6477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196477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5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