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机制启示
本文选题:英国研究生教育 + 学术研究能力 ; 参考:《高校教育管理》2013年01期
【摘要】:对英国高校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状况进行实地考察,并从学术道德规范、研究方法的课程设置、学术写作技能的训练、学术讲座的组织以及学术研讨的支持等方面的管理和培养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论证。研究表明,英国高校已经形成成熟的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培养机制,成为英国研究生教育标准严、效率高、质量好的重要保证。在国际化语境下,对于我国研究国际化教育具有极好的启示。
[Abstract]:This paper makes a field study on the cultiv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British universities and colleges, from the aspects of academic ethics, curriculum setting of research methods, training of academic writing skills, The management and cultivation of the organization of academic lectures and the support of academic seminars are analyzed and demonstrated in detail.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British universities have formed a mature mechanism for the cultiv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academic research ability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guarantee of strict standards, high efficiency and good quality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Britain.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ationalization, the study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n China has an excellent enlightenment.
【作者单位】: 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中国石化化工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基金】:江苏省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 江苏大学研究生教改基金项目(201005)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郭玉珍;李久贤;;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现状探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文秋芳;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王建卿;;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客观性量具构建的先导研究[J];外语教学;2010年01期
3 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7期
4 钱茂伟;;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初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9期
5 罗尧成;;我国高校硕士生课程设置与实施:调查分析及改革建议[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年07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猛猛;;基于实践应用的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建设[J];法制与社会;2011年16期
2 章英才;王俊;梁文裕;;硕士研究生课程体系与创新人才培养[J];高教论坛;2011年12期
3 凌朝辉;许瑾;胡光丽;许君;何沐蓉;常军武;;医学研究生创新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以南方医科大学为主要对象[J];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范竹君;;学术型与专业型硕士生课程体系构建探析[J];大学教育;2012年10期
5 肖志伟;;公共英语演讲之逻辑特征与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关联性及效用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12年06期
6 丁佩佩;裴正薇;;我国外语界关于思辨能力的实证研究综述[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2年12期
7 吉丹丹;蒋艳君;;大学英语网络自主学习对思辨能力的影响[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11期
8 徐晓琼;熊丽君;;基于“心理模块”的母语文化外语导入研究——以公共英语选修课《中国文化之旅》为例[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9 李江林;;课程与教学论(物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10 曾泽怀;;论外语学习的副作用[J];华章;2011年1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雁玲;行动研究中高校外语教师研究能力的发展[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睿;促进思维发展的中学英语语法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慧;我国教育政策学专业人才培养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哲;中美比较视角下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4 许金红;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和阅读理解的相关性研究[D];江南大学;2012年
5 赵吉龙;跨专业网聊对英语专业学生思维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瑞霞;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倾向与学习风格间的相关性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7 宋丹;英语专业学生议论文写作中批判性思维能力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8 董凌燕;基于教材的批判性思维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9 曹艳红;大学英语学习者思辨能力培养实证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10 郭敏娟;职业技术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崇德;;思维心理学研究的几点回顾[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张维迎;学术自由、“官本位”及学术规范[J];读书;2004年01期
3 马革兰;杜秉玉;;部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根源及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0年01期
4 谢安邦;构建合理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J];高等教育研究;2003年05期
5 王宏林;;论本科与研究生教育的衔接——以《中国文学批评史》为例[J];学理论;2009年22期
6 蒋逸民;;新的知识生产模式及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7 文秋芳;王建卿;赵彩然;刘艳萍;王海妹;;构建我国外语类大学生思辨能力量具的理论框架[J];外语界;2009年01期
8 杨卫;营造研究生教育的创新环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1期
9 吴秀明,戴燕;文科人才培养规格与本、硕、博关系的处理[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9期
10 朱永东;罗尧成;叶玉嘉;;理工科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及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10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秋圃;王攀;黄少銮;严春;;高校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与评价的研究[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2005年06期
2 王斌;付莉;李雷;;基于网络环境的研究生培养机制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3 黄玮;;论音乐鉴赏与创造性思维[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4 车娇;;浅谈我国企业家培育机制构建的对策措施[J];怀化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5 陈宇;付海鹏;;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机制研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6 裴艳;李库;;关于高职院辅导员培养机制建设和发展的思考[J];辽宁高职学报;2010年07期
7 赵琴琴;汤富荣;;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机制探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08期
8 杨宜凡;;浅谈学生干部管理与培养[J];科技信息;2011年03期
9 管煜武;;大学生村官政策问题及建议[J];临沂大学学报;2011年03期
10 孙建波;造就一支高素质年轻干部队伍是实现四化的决定因素[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黄熙;张纹祯;殷世宇;;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机制研究[A];新规划·新视野·新发展——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天津学术文库》(中)[C];2011年
2 张锦高;;地学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的实践与思考[A];改革开放与地质教育的科学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学玉;刘瑾;虞蛟;;毕节试验区干部培养机制研究[A];毕节试验区研究——毕节地区哲学社会科学理论研究课题集[C];2008年
4 赵伶俐;;思维与研究方法训练策略对研究生学术研究能力发展的影响[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华晓红;;论高校学报编辑的培养[A];2008年第四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8年
6 王海威;;船舶安检员个性化培养机制初探[A];山东航海学会、山东海事局2007年度优秀论文专刊[C];2007年
7 王景辉;;谈谈科技期刊编辑人才的培养机制[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科技期刊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8 周琼;;谈谈编辑人才的培养机制[A];福建省科协第五届学术年会“科技期刊为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服务”分会场论文集[C];2005年
9 刘剑;;民间组织的管理与培养机制的建立[A];民间组织理论探索——广西民间组织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姚亮;;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探讨[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完善培养机制 优化成才环境[N];解放军报;2003年
2 王中华;摩托罗拉的领导人才培养机制[N];发展导报;2003年
3 本报记者 林剑;校园足球工作一定要做深做实[N];中国体育报;2009年
4 徐汇区教育局局长 王懋功;研究教师成长规律 创新骨干培养机制[N];文汇报;2009年
5 焦健邋李炎海;大学毕业生培养机制“孵化”出大批年轻人才[N];人民铁道;2007年
6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人力资源部;建立“职业技术专家”培养机制[N];中国人事报;2009年
7 王中华;摩托罗拉的领导人才培养机制[N];中国企业报;2003年
8 驻上海记者 徐珲;上海将建领军人才动态培养机制[N];中国人事报;2007年
9 浙江大学 杨春华;德国社区医生培养机制带来的启示[N];医药经济报;2006年
10 陈丹江;在改革中创新人才培养机制[N];中国化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王丁;研发人员培养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2 燕京晶;中国研究生创造力考察与培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3 胡亚斌;利益相关者理论视角下中国网球运动员培养机制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4 伍玉林;黑龙江科技创新主体及其能力培养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蒋朋朋;W公司研发项目经理的职业化培养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晶;B外包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培养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曹守奎;吉林省青少年篮球后备人才文化素质分析及培养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4 申元月;加快山东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张晶;知识产权人才培养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
6 张丽;英国专业博士学位教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王晓棠;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学生创新精神培养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8 罗发龙;英国研究生教育外部质量保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9 齐菲;山东职业教育与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及政策取向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赵翠明;中小学新教师培养机制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084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084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