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

发布时间:2018-07-09 14:01

  本文选题:工程博士 + 专业学位 ; 参考:《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摘要】:本文首先通过梳理专业学位、工程博士专业学位及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三个概念,明确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随后,对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内部和外部质量保障体系分别进行阐述;最后,通过借鉴美国的质量保障经验,建构适应我国国情的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Abstract]:This paper firstly clarifies the connot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by combing the three concepts of professional degree, engineering doctorate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graduate education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s of the graduate education of engineering doctorate degree in the United States are expounded respectively. Finally, by learn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quality assurance in the United States, To construct the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of engineering doctorate graduate education adapt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of our country.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钟尚科;张卫刚;姚训;蒋慧;;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8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敏,张庆春,张磊;质量 特色 生命力——谈高校在工程硕士培养中必须明确的几个问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3年03期

2 胡铁生;新形势下英语硕士点建设的几点思考[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3 孙大廷;唐余明;;关于我国博士生培养模式的点滴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04期

4 尹伟,彭林;关于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几个问题的思考[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5 骆四铭;德国高等教育的特色、改革及启示[J];煤炭高等教育;2002年04期

6 杨广云;俄罗斯高等教育层次分类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2003年06期

7 徐宗宁;跨界作用对高等工程教育模式选择的影响[J];苏州城市建设环境保护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3期

8 张卫刚,谢仁业,马桂敏,廖文武,李小平,杨颉;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亟待规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3期

9 钟尚科;张卫刚;姚训;蒋慧;;美国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8期

10 米银俊,黄慧民;面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思考[J];现代大学教育;2001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4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5 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曹麦玲;中美师范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2年

2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3 卿伟;湖南省硕士研究生招生制度现况调查与分析[D];中南大学;2003年

4 段丽;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湖南大学;2003年

5 孙永兴;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质量保障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谢加书;华中科技大学基于导师负责制下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陈良伟;社会文化变迁与新时期民族院校研究生教育革新[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上官剑;中美两国工程硕士教育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刘海兰;中美研究生招生考试制度的比较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10 颜建军;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变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光平;国外专业博士学位的历史发展及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2 黎学平;英国专业博士学位的形成、初步发展及主要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0期

3 曾攀,吴振一,刘惠琴,徐远超,郑燕康;美、德、英工程类型研究生的培养[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9年01期

4 韩晓燕,张彦通;试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构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5 文汉;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4期

6 戚业国;论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质量观[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7 蔡敏;关于教育评价专业化的探讨[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年03期

8 邹碧金,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2000年05期

9 林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全面质量管理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10 郑群;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与构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徐汉成;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研究与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2 吴爱武;研究生培养条件评估指标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3 里曼曼;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涂俊才;我国高等学校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6年

5 路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6 赵成;中国产学合作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7 吴苏芳;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8 黄陈冲;校企联盟:我国产学合作组织的创新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9 周升铭;高等教育国际化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年02期

2 赵岩;;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3 陈谷纲;陈秀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7期

4 詹婉华;;专业学位“职业性”属性的探讨[J];江苏高教;2008年04期

5 ;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十周年庆祝大会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在京举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3期

6 张建功;张振刚;;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学位结构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8年07期

7 宋丹;王国红;邹积岩;;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探讨[J];航海教育研究;2008年04期

8 袁安娜;;我国专业学位发展历史及脉络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年17期

9 韩映雄;;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与改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0年03期

10 陈恒;胡体琴;;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对策探讨[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周延丽;;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郑保卫;徐泓;雷蔚真;李玉洁;胡百精;方洁;徐金灿;任敏;张云燕;;关于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考察与论证[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3 吴雪;史秋衡;;差别定价:研究生收费制度改革的路径选择[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媒体评论员 沈文钦;专业学位教育慎提“去学术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2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林荣日;专业学位教育:穿新鞋走老路?[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记者 李文亭 实习生 许凌峻;我省专业学位教育获重大突破[N];江西日报;2009年

4 焦新;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5 记者 王淑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N];人民日报;2001年

6 陆高峰 南京师范大学;警惕“学术”成为高等教育“负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7 邓伽;专家:专业学位教育应该降低外语门槛[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8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姜欣;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几个关键点[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焦新;我国开始实施EMBA专业学位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杨香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荣;专业学位教育硕士学习型组织建设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3 里曼曼;我国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张晓东;财经类院校MBA教育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周庚渊;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鉴定模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叶引姣;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7 方德成;服务型政府视阈下我国MPA培养的完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8 范微微;中、美教育硕士培养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9 刘佳;教育硕士培养效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刘洁;眼科学硕士专业学位临床技能毕业考核指标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1095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095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0b7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