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生教育理念比较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7-28 07:09
【摘要】:对德、美、英、日四国研究生教育的理念进行了研究和比较。认为四国的研究生教育理念各具特色,但本质上是互通共融的研究生教育理念体系,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Abstract]:The concepts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Germany, America, Britain and Japan are studied and compared.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four countries' postgraduate education idea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but in essence they are the ideal system of postgraduate education, which has important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graduate education.
【作者单位】: 西北政法大学高教研究所;
【分类号】:G64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袁锐锷,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2 庞青山,谢安邦;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道路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3 易红郡;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4 许克毅,赵军;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中的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8期

5 赵蒙成;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与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振玉;自卑与超越——美国大学的现代化改革及启示[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06期

2 张应春;吴永明;丁毅强;;关于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3 张启树,陈修梅;博尔诺夫非连续性教育思想及其启示[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4 裴劲松;略论研究生教育的模式与发展[J];北方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04期

5 陈超,顾淑霞;研究生培养中学术门户现象探析及对策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6 余凯;当代哲学背景中的大学教育[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7 庞青山,谢安邦;德美两国研究生教育发展道路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8 易红郡;英国现代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10期

9 刘宝存;何谓大学——西方大学概念透视[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10 袁锐锷,胡安娜;英、美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康全礼;;论本科教育[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2 万力维;;教育中,,究竟是什么在妨碍创造[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3 潘武玲;胡玲琳;;高校研究生科研现状与对策研究[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4 唐滢;;素质教育视野中的高考改革——兼论高考内容改革从知识立意到能力、素质立意的演进[A];庆祝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成立20周年大会暨200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关仲和;柴鸿斌;杨兴林;;试论高等学校的以学生为本[A];科学发展观和中国高等教育——2005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论文汇编[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郅庭瑾;为何而教[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王春燕;中国学前课程百年发展、变革的历史与思考[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周建平;追寻教学道德[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4 高伟;生存论教育哲学发凡[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崔景贵;解读心理教育:多学科的视野[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6 唐汉卫;生活:道德教育的基础[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7 韩映雄;高等教育质量精细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8 叶信治;提高大学课程实践自觉性的哲学探讨[D];厦门大学;2003年

9 彭虹斌;课程组织研究——从内容到经验的转化[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曹树真;“引导”中“生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及其衍生策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超良;类精神:当代教育的应然追求[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张朝云;高中物理课堂四段教学模式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1年

4 朱利霞;我国中小学教学方法的反思与重建[D];广西师范大学;2001年

5 彭旭;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学历社会[D];厦门大学;2001年

6 赵丽;关于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多样化的探讨[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黄德峰;从“行政选拔”走向“专业选拔”[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殷小琴;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问题[D];浙江大学;2002年

9 吴静;民国时期学位制度探析[D];浙江大学;2002年

10 林松访;中小学创新型教师及其成长若干问题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咏梅;中美大学排行榜的对比分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2年08期

2 高益民;;日本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初步发展[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5期

3 李莹;陈学飞;;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发展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4 马陆亭;从精英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迈进中的政策问题[J];兰州铁道学院学报;2000年02期

5 李正元,任元军;新世纪的高等教育质量观[J];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田建荣;大众化:21世纪新的高等教育发展观[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年01期

7 赵蒙成;发达国家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趋势与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0年04期

8 王战军,廖湘阳;关于我国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战略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1年04期

9 王战军;为什么要建设研究型大学——中国研究型大学建设基本问题研究(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2期

10 王源升,杨波 ,陈仕平;论研究生教育质量观[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蒋馨岚;;牛津大学教育理念与研究生教育[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2期

2 章甫;;关于在研究生教育中引入精英教育理念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07年15期

3 孙粤文;;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研究生教育[J];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4 姜友芬,吴宏翔,熊庆年,林荣日,顾云深;影响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导师因素分析[J];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06期

5 王亚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观层面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6 贡咏梅;;关于研究生收费教育制度的探究[J];辽宁教育研究;2006年08期

7 廖湘阳;;关于研究生教育发展政策调整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Z1期

8 普文芳;;提高艺术类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个关键环节[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9 刘尧;;研究生教育应以研究与创新为主线[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10 王战军;;转型期的中国研究生教育[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施敏;;论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的挑战与对策[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2 何振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启示[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闫芳;化存才;;研究生教育质量——专业评估的指标体系与线性规划模型[A];第十一届中国青年信息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葛冬冬;;“全人发展”教育理念下大学生安全教育探索[A];北京市高教学会保卫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7年

5 赵居礼;张科海;;试论高等院校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A];2006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张光正;;大学校长在教育理念推展所扮演之角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金军;;体验未来教育理念 创新教师教育模式——“英特尔~汶未来教育”教师培训的实践探索[A];科学发展观与成人教育创新——2004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Ⅰ)[C];2004年

8 张晓萍;;论高校图书馆在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中的作用[A];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第六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13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张慕凮;胡显章;李树勤;;坚持科学与人文融合的教育促进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A];中国老教授协会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10 杨永才;陈家璧;;基于卓越工程教育理念,培养光电学生“用本事”能力[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梅永存邋涂洪长;厦大米饭免费:意义岂止几碗米[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2 ;大美术 大美院 大写意[N];美术报;2006年

3 李万庆;坚持“大工程”教育理念 培养复合型应用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于洪全;金泽工大缘何会让每个学生都成功[N];大连日报;2009年

5 王国宾;落实科学发展观 树立“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解克兢 记者 姜楠;走成功之路 育素质英才[N];吉林日报;2010年

7 雷泓霈;港大面试题目令人深思[N];中国信息报;2008年

8 上海市虹口区教育局 常生龙;学校原来可以这样办[N];中国教育报;2010年

9 李哲;刘积仁教育理念:学会生存[N];科技日报;2004年

10 曹阳;要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N];人民政协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孔祥沛;基于江苏高校的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实证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3 康全礼;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4 马望星;当代军校大学生荣辱观及其教育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5 孙长智;中国高等教育转型矛盾的哲学反思[D];吉林大学;2007年

6 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7 张宏斌;中国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8 唐亚阳;中国书院德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吴冬梅;马克思主义幸福观与当代中国大学生幸福现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赵立波;人文发展与通识教育问题初探[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莹;借鉴CIS战略建造学校形象识别系统[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常秀娟;对一所学校三十年教育变迁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3 申彩虹;高校信息素质合作教育模式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4 陈爱娟;以法律素质教育为导向的高校法律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5 许洁;山西省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现状及问题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1年

6 李璧强;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D];兰州大学;2011年

7 陈亭廷;流程再造视角下区域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策略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8 彭玲;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架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9 连洁;论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主体体系的构建[D];南昌大学;2011年

10 肖红梅;大众化背景下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内部主体影响力量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149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149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28d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