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煤炭行业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思考

发布时间:2018-09-06 12:35
【摘要】:介绍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针对煤炭企业研究生招生培养现状,分析了招生培养研究生对煤炭企业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探讨了研究生招生培养的新方式及解决办法。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 students'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in coal enterprises in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Beijing), analyzes the role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al enterprises, and probes into the new ways and solutions of graduate students' enrollment and training.
【作者单位】: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院;
【分类号】:G643;F426.2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刘鸿,文辅相,张应强;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2 王岩;;我国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分析[J];科技与管理;2008年01期

3 马玉平;卫茂荣;韩连玉;;非热门专业研究生招生宣传方法的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08期

4 李未;;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工程硕士教育10周年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秀英;苗一梅;董利民;郑江锋;;北京农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北京农学院学报;2008年S2期

2 白榕;吴磊;肖岗;;对优化硕士研究生招生宣传工作的思考[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米红;李小娃;;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中的“偏好误识”分析——基于公共部门理论的视角[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王金昌;;显微外科研究生临床实习带教工作的几点体会[J];当代医学;2010年12期

5 牛智有;廖庆喜;李小昱;;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促进研究生教育多样化发展[J];高等农业教育;2009年02期

6 路辉;;谈新时期工程硕士教育模式“科学发展”[J];高教论坛;2009年09期

7 魏玮;;试论高校硕士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模式[J];改革与开放;2010年12期

8 冯文涛;马国伟;;科研院所学位点自开课程的制约因素及对策[J];管理工程师;2011年06期

9 袁宏伟;郭建春;;热科院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29期

10 张鑫华;;关于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倩;中国博士生培养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2 李智;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的培养模式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薛天祥;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2 黄兆信;论高校招生宣传工作[J];江苏高教;2004年04期

3 叶志明;对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02期

4 周远清;突出特色 重视个性 为人才强国战略做出新的贡献——在2004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上的讲话[J];中国高教研究;2004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瞿映华;试论煤炭投资的偿还[J];煤炭经济研究;1990年05期

2 王玉銮;关于煤炭行业工资改革的探讨——煤炭企业工资分配问题研讨会论文摘登之二 解决煤炭行业工资问题的意见[J];煤炭经济研究;1990年08期

3 ;当前煤炭行业管理的必要性和任务[J];当代矿工;1994年02期

4 郭云涛;煤炭行业养老保险统筹调剂效果显著[J];中国社会保障;1997年03期

5 高作志,贺德方;煤炭行业科技成果转化途径与对策建议[J];煤炭企业管理;1997年10期

6 张有乾,韩海金;煤炭行业增值税转型的调查与分析[J];税收与企业;2000年06期

7 臧海民;内蒙古煤炭行业“入世”后面临形势及其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2001年06期

8 启负;以规划指导发展,以标准化建设夯实基础,煤炭行业迈入良性发展轨道——整合资源 做大煤炭产业[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05年09期

9 ;西门子自动化产品获得中国煤炭行业煤安(MA)认证[J];煤炭科学技术;2006年03期

10 陈瑞平;陈学锋;;浅谈河南煤炭行业检测检验机构符合性建设问题[J];中州煤炭;200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于彦新;焦波;;煤炭行业区队管理新探索——对协庄煤矿实施“自立开采队”管理的调查与思考[A];全国煤炭企业改革与管理优秀论文和调研报告[C];2002年

2 王言彬;李若平;李明;;当前煤炭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的思考[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李丽英;;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经济转型的财税政策研究[A];第九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8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濮洪九;;认真开展煤炭行业职业经理人资格认证工作[A];构建新型煤炭工业体系文集[C];2007年

5 郭昭华;;关于大力发展露天采煤事业实现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探讨[A];现代化露天开采与可持续发展——全国露天采矿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6 崔传军;;煤炭企业环境审计初探[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7辑)——第八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第二届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工作会议(2007)论文集[C];2007年

7 田忠索;刘树彬;梁庆华;;浅议煤炭企业纳税筹划[A];煤炭经济管理新论(第9辑)——第十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9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陕西省煤炭行业污染物减排现状与对策[A];环境保护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集(上)[C];2007年

9 ;2007年煤炭行业主要经济指标[A];2008中国煤炭工业发展研究报告[C];2008年

10 薛延孝;张晔;;关注煤炭行业税制改革[A];税收实践与探索——山西地税系统优秀税收科研成果文集(2006)[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杨晨光;煤炭行业一线渴求高素质人才[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任芳 张国文;我国煤炭行业人才严重缺乏[N];中国矿业报;2006年

3 赵承;我国煤炭行业面临调整[N];现代物流报;2006年

4 段庆文;险商关注煤炭行业企业年金需求[N];中国保险报;2007年

5 龚砚庆;保电煤是当前煤炭行业的最大责任[N];河南日报;2008年

6 本报记者 于祥明;业内人士:国内煤价或被“打回原形”[N];上海证券报;2008年

7 实习记者 刘 樱;煤炭行业将继续趋好[N];证券日报;2003年

8 方向阳邋通讯员 何彦 方清源;义乌将整治煤炭行业[N];金华日报;2007年

9 北京首放;关注煤炭股一季报行情[N];证券时报;2007年

10 九鼎德盛 肖玉航;煤炭板块估值优势正在减弱[N];证券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跃飞;煤炭行业区域管理体制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0年

2 孙洪志;吉林省煤炭行业制度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杰;安全生产法律制度实效评价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4 战彦领;煤炭产业链演化机理与整合路径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9年

5 刘峰;煤炭行业低碳生态矿山建设模式及评价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1年

6 袁学良;煤炭行业循环经济发展理论及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7 赵梦楠;中国煤炭行业生产效率的区域差异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8 艾德春;我国煤炭供需平衡的预测预警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08年

9 国汉芬;煤矿安全事故致因因素经济学分析与风险管理方法[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10 彭毅;资源型央企生态效率提升模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雪松;我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武淑贤;我国煤炭行业税收负担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11年

3 杨素明;煤炭行业对口单招教育政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刘涛;煤炭行业供应链协同网络模型构建与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郝文良;河南煤炭行业人才发展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6 倪彩霞;我国煤炭行业出口政策的效果评价[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7年

7 张微;深化我国煤炭行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8 邹林;煤炭行业安全投入与安全效益关系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7年

9 刘忠波;危机管理在煤炭行业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武斌;山西煤炭行业发展循环经济的产业模式与评价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2263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2263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3b3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