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问题探析
[Abstract]:It is a social reality formed under the special historical background of our country that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undertake the task of graduate training independently and have the right to grant degree. In a specific historical stage,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have 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the cultivation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China.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and the gradual improvement of the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the nature and orientation of the graduate education system have been questioned. Unfortunately, the research on how to integrate resources effectively and ensure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our country is not enough at present in view of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environment, conditions and possibilities of graduate education. To clarify the histor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graduate education in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China, and to investigate the experience of Japanese universities of comprehensive research in cooperating with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in the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It can provide reference and reference for 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 of our country's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ions from the aspect of system construction.
【作者单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分类号】:G643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别敦荣,朱晓刚;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道路上的公平问题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2 张东娇;论校长学术身份的“失重”与重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3 杜俊娟;50年中国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主要形式与目的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4 唐春元;略论江泽民教育思想[J];郴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5 郑刚;从接办改造到合并:建国初期私立大学的变迁及其原因探析[J];党史研究与教学;2005年05期
6 张华英;不同国家女性高等教育的比较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4年07期
7 胡萍,周兴茂;中国民族教育及其学科的历史回顾、成就与展望[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8 李剑萍;二十世纪中国成人教育矛盾问题的历史研究[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年04期
9 左兵;;政策导引下的重点学科建设制度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年10期
10 王全乐;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的历史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潘艺林;论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彦荣;中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文化路向[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玉荣;中国共产党由乡村到城市的战略转变[D];中共中央党校;1994年
4 张利萍;教育与劳动力流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5 李立峰;我国高校招生考试中的区域公平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阎志坚;中国高等教育宏观决策体制与过程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7 郑若玲;考试与社会之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8 王艳霞;课程中的文化选择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赵宁宁;寻找教育政策制定的研究基础[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冯永刚;制度架构下的道德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上启;我国义务教育投资体制的沿革、现状与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2 封喜桃;中美教育交流与合作[D];河北大学;2001年
3 张君辉;当代中国大学精神论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4 秦高亭;高校贫困生受助后的负性情感分析及对策[D];郑州大学;2003年
5 常晓虹;苏联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在新中国的传播和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郭洁;新中国高等教育专业结构改革的历史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年
7 段姗;浙江省大学生专业人才培养与经济发展的相关性[D];浙江工业大学;2006年
8 李飞龙;建国初期农民教育和农村社会变迁(1949-1957)[D];河北大学;2006年
9 那森巴雅尔;阿巴嘎旗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朝仙;高中课程改革与高考关系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春燕;段妍;陈省平;;“三位一体”科研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探讨与实践[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07期
2 聂海珍;;高校科研管理的创新研究[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年07期
3 朱春晓;;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建设策略探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年07期
4 包丽颖;;浅议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之“和而不同”[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1年04期
5 邱均平;;世界一流大学与科研机构学科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J];教育;2011年23期
6 李威;;武大排出2011年世界一流大学 北大跻身第100位[J];评价与管理;2011年02期
7 刘晓钢;;“产学研结合”道路上的新探索[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0期
8 ;河北师范大学[J];考试与招生;2011年Z1期
9 易泽莲;黄莉;;大力开展产学研合作集聚培养人才[J];泸州科技;2011年02期
10 ;[SCHAEFFLER]舍弗勒优秀学位论文奖励基金在京发放[J];现代制造;2010年4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谢英华;朱联辉;郑涛;;科研机构进修人员管理初探[A];医学科研管理前沿与实务研讨班论文集[C];2009年
2 ;山西省教授协会近年来的主要工作汇报[A];第四届“老教授科教兴国贡献奖”、“老教授事业贡献奖”颁奖暨老教授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后记[A];人学与现代化(三)——北京市人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赵昊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人才薪酬机制设计[A];科技支撑 科学发展——2009年促进中部崛起专家论坛暨第五届湖北科技论坛文集[C];2009年
5 岳卫平;;Thomson Reuters科技集团与中国大学和政府研究机构的战略合作[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24:数字时代图书馆的创新与共享[C];2008年
6 曲绍卫;韩晨光;;论我国大学科技创新的经济价值——基于2000年以来科技成果的统计与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7 张京顺;刘文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沿革[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8 刘忠宝;马国远;王庆华;;研究生创新能力企业研发模拟环境[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9 赵睿;;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思考[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10 于妍;丁雪华;杨洪国;;对林科公益性科研单位研究生教育的思考[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黄安余;研究生教育制度亦待“清理”[N];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潘良蕾;建立法规 强化监管 严格控制[N];联合时报;2009年
3 董建江;推动科研机构与大学的双赢联合[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1年
4 本报记者 解悦;“期待特别宽松优惠的政策环境”[N];南京日报;2008年
5 市政协委员 翟国亮;推进科研机构、高校与中小企业合作助推科技创新[N];新乡日报;2010年
6 记者 徐虹雨 通讯员 郑兆娟;促进校企“联姻” 推进科技强市[N];常德日报;2009年
7 实习生 宋词 记者 曲建;签约吉大谋合力[N];吉林日报;2009年
8 林铭;福建中医学院打造海峡西岸中药研发基地[N];中国中医药报;2008年
9 记者 陈科;第六批“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启程[N];四川日报;2009年
10 复旦大学副校长 周鲁卫;“做学问需学问只学答非学问”[N];科技日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吴荣斌;科研机构与高校知识创新协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2 朱晓东;大学知识创新体系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3 陈凌;高校自主创新信息保障体系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4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宇;基于国家主导的科研评价制度建设[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田联进;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朱春发;大学组织故事的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4 邓广杰;从专利角度分析我国高校在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5 周晔;河北省高校科技创新能力评价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6年
6 张少颖;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形式改革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来诗卉;研究型大学国际合作科技创新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8 李丽刚;中国高校跨学科研究的发展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9 孙大为;俄罗斯转型期“科学和高等教育一体化”政策分析[D];清华大学;2006年
10 陆芳;高校科研合作网络模型构建及其知识流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566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356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