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校博士教育扩散、博士质量分布与质量保障:制度主义视角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郭建如;;社会学组织分析中的新老制度主义与教育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3期
2 林伟连,顾建民,张国昌;论我国学科点与学位授予单位区域布局的调整[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3 王红乾;;新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史上的十次学位授权审核回顾[J];文教资料;2008年11期
4 茶世俊;郭建如;;“渐进调整”策略与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6年19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海燕;;发展、质量、管理——试论音乐专业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问题[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2 吕一中;自主办学 民主决策[J];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李联明;;“9.11事件”后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五个发展趋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7期
4 阎凤桥;施晓光;;全球化和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印度高等教育及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5 薛国凤;余咏梅;;依附论中的关怀——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思想评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8期
6 陈时见;袁利平;;比较教育学科视野下比较的生成逻辑[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05期
7 熊华军;丁艳;;当前美国大学教师专业发展面临的困境[J];比较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8 鲍泓;;关于北京联合大学“十二五”时期学科建设的认识与思考[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陈学飞;试论新世纪我国公派留学的指导方针及政策选择[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1期
10 阎光才;全球化:一种意识形态?——全球化语境下大学与民族国家间的关系[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9条
1 刘艳;安成日;;试论中日甲午战争与东亚宗藩朝贡体系的解体[A];朝鲜·韩国历史研究(第十二辑)——中国朝鲜史研究会会刊[C];2012年
2 陈学飞;;中国大陆公派留学教育政策的演变及其成效[A];北京论坛(2004)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国际视野中的教育与人类发展”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4年
3 赵睿;;国际化背景下中国科研机构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思考[A];北京论坛(2006)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对人类文明方式的思考:“国际化背景下的大学战略规划与战略管理”教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6年
4 周敏浩;刘彦蕊;;社会变迁的基本理论范式与表现形式评述[A];第二届中国科技哲学及交叉学科研究生论坛论文集(硕士卷)[C];2008年
5 张莹;白桦;阮峥;;我国普通高中教师供给地区差异性研究[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王珠珠;刘雍潜;李龙;赵国栋;缪蓉;黄荣怀;曾海军;江新;冯秀琪;潘克明;赵保和;胡浦清;;《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专题研究报告[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7 付刚;;和谐发展 缩小差距 新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争平;云妍;;外资企业在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中作用再分析——以近代开滦煤矿为案例[A];第六期中国现代化研究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邝艳湘;;第三世界国家的安全:矛盾与启示[A];评价国际关系理论:各界与进步——2007年博士论坛[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温雪梅;教育国际化与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服务发展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白小虎;劳动分工与市场起源[D];浙江大学;2011年
5 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及其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征;新自由主义背景下大学制度变革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雷家彬;中国高等学校分类方法的反思与建构[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8 房保俊;国家高等教育理念创新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朱家德;权力的规制:大学章程的历史流变与当代形态[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10 邓磊;中世纪大学组织权力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小芳;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中的制度低效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苏兆斌;大庆油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弛;中国学位授权制度变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汤希;中国对东南亚地区软实力外交探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李青;论中国软性国际政治资源的开发与利用[D];湘潭大学;2010年
6 张小红;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薪酬管理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7 王昊;中国非营利组织发展问题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8 陈如智;推进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教育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9 范晓滢;江西高校大学精神的培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陈兴真;我国高校师资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周国韬;80年代中期以来日本研究生教育制度的改革[J];吉林教育科学;1994年08期
2 袁韶莹;日本高等教育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J];吉林教育科学;1998年07期
3 贺诚琦,车纯 ,赵玉珍;西部地区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发展[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Z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J.豪纳 ,左建龙;技术的功用:制度主义者的一场辩论[J];国外社会科学;1989年11期
2 林克雷,陈建利;当代中国分层研究中的制度主义范式[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邹薇;发展经济学中制度主义研究思路的演进与前沿[J];山东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4 李超民;制度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比较分析[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5 蔡声宁;爱德华兹和制度主义企业的竞争观点[J];国外社会科学;1979年06期
6 B.恰林 ,H.叶菲莫娃 ,刘德;拉丁美洲的发展观点与制度主义[J];国外社会科学;1984年06期
7 马健;对新制度经济学发展问题的几点评析[J];东南学术;1999年04期
8 张林;艾尔斯的制度经济学思想[J];江苏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9 朱光华;让经济理论更加贴近现实[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10 胡靖春;;美国劳动经济学研究两大流派述评[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绍祥;;学以致用:MTI学生实践/实习的必由之路[A];全国首届翻译硕士(MTI)教育与翻译产业研讨会会议手册[C];2009年
2 梁多;胡宁生;;关于公共组织中政策选择模型的探讨——基于整合两种制度主义方法论的研究[A];全国首次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学术研讨会资料文集[C];2004年
3 王芳;许燕;;日记式追踪研究重点高校教师职业枯竭的产生机制和内部关系[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王芳;许燕;;日记式追踪研究重点高校教师职业枯竭的产生机制和内部关系[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5 梁多;胡宁生;;关于公共组织中政策选择模型的探讨——基于整合两种制度主义方法论的研究[A];“公共行政管理方法论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高德远;于忠;;发挥重点高校的优势与特色,积极投身西部大开发——西北工业大学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探索[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张林;;自由主义经济学在美国的一次失败: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的经济学[A];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第十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文集[C];2006年
8 孙媛媛;李焰;;北京地区重点高校研究生心理压力的分析[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9 刘宏松;;国际组织的自主性行为:两种理论视角及其比较[A];国际关系理论:前沿与热点——2006年博士论坛[C];2006年
10 ;《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MD)总体介绍[A];第二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四卷)[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周前进 李坚;教育部启动“教育科研网格”项目[N];科技日报;2003年
2 长春中医药大学党委副书记 周立;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去[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李林霞 实习生 吉朝婵;锻造能力比上哪所高校更重要[N];山西日报;2006年
4 李茹;期待政府出面打破高校招生“地方保护”[N];中国改革报;2008年
5 吕妍;全省研究生就业大集开锣[N];新华日报;2005年
6 陈新;16所重点高校在陕招收空军国防生[N];西安日报;2007年
7 周元邋实习生 陈琳;本科第一批A段首日录取230人[N];海南日报;2008年
8 本报记者 陈艳敏;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 推进两化融合[N];中国电子报;2009年
9 记者/谢苗枫 实习生/李惠媛;广东逾千考生尝联考“头啖汤”[N];南方日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苗蓓 徐亚华;为明天蓄能[N];南通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建国;我国学位授权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刘希珍;面向高校MBA教育服务质量的若干理论与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董美英;教育机会均等视阈下重点高校大学生来源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胡炳仙;中国重点大学政策:历史演变与未来走向[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6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7 罗文标;基于知识创新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8 蔡斌;基本B2B与深度B2B电子商务采纳意图影响因素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戴继天;论研究生德育理论体系的独立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石磊;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与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洁;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西部重点高校本科生就业问题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2 王爽;北京市重点高校学生亚健康状态成因及体育干预的思考[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3 仲舒甲;欧盟共同外贸政策的制度分析[D];外交学院;2006年
4 厉亮亮;制度与公民:法国宪政的深层考察(1789-1804)[D];湘潭大学;2008年
5 关义和;重点大学招生配额公平性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6 罗斯静;基于校本管理理念的学位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7 李萍;国际环境安全:一种制度主义视角下的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8 冀丽丽;北京市重点高校学生体育健身需求的调查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年
9 宋延宾;河南省重点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1年
10 李丽;基于DEA的高等教育投入产出效率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56845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684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