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博士生教育中的创新人才培养》一书出版

发布时间:2019-12-01 18: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丹丹;;国外高职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2 赵玉环;;发达国家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我们的启示[J];科技信息;2010年28期

3 张凌云;梁传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博士生教育改革的关键[J];中国高教研究;2011年01期

4 侯蓉;;学分制下小学教师培养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5 彭俊玲;;图书馆学博士生教育漫议[J];高校社科信息;1995年Z1期

6 吴秋凤;崔玉祥;;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培养创新人才的思考[J];教育探索;2006年09期

7 罗英姿;钱德洲;;博士生培养质量与制度创新[J];江苏高教;2007年01期

8 陈在余;;论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人才的培养[J];药学教育;2007年02期

9 彭端英;;江西红色旅游英语创新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及模式探究[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10 曹百奎;李彬彬;王轶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内容满意度实证研究[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少军;;点评专家代表讲话[A];国际关系研究:新领域与新理论——2010年博士论坛[C];2010年

2 杨锐锋;朱波;徐中民;宋锐剑;陈文远;;成人脱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研究报告[A];高教改革研究与实践(下册)——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刘英学;;安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2003年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学术年会、“安全健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专题交流会、全国第三次安全科学技术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杨才布;张宏;肖平;岑宏飞;黄钺;王晓奕;刘颜;;大型医用设备集中采购政策国际比较研究[A];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第九批招标课题研究报告专集[C];2009年

5 吴启迪;;博士生教育在高等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A];回顾与展望——1983—2003年高教研究论文集[C];2003年

6 钦天钧;;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加快我国自主创新产业化的发展[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6年

7 赵丽佳;冯中朝;;发达国家有机农业诱致性制度创新的实证分析[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丛宁丽;万勇;;发达国家体育志愿者的实施现状及启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韦定广;;发达国家的后资本主义道路:现实与可能[A];“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前沿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暨2007年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10 吕伟业;汤蕴琳;方正;;中国火电结构调整及技术优化升级[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芳 实习生 唐敏 通讯员 张俊超;5院士呼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湖北日报;2000年

2 黄合来;博士生教育的核心价值[N];学习时报;2010年

3 全国政协委员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晓秋;我国博士生教育质量亟待提高[N];人民政协报;2010年

4 记者 朱建华;一个导师最多同时带47名博士生[N];长江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张宁锐;博士生教育的一个特殊课堂[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记者 朱建华;博士生教育,有淘汰才有质量[N];长江日报;2010年

7 本报通讯员 陈少远 项健 本报记者 靳晓燕;博士生教育遭遇“质量”拷问[N];光明日报;2010年

8 王元丰;对我国博士生教育和科研发展的思考[N];学习时报;2011年

9 徐海涛;湖北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湖北日报;2004年

10 彭传芳、特约记者 何天进;第二炮兵某基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N];解放军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方芳;医学博士研究生创新行为驱动因素及其结构模型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年

2 彭国华;我国高校理工科博士生科研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年

3 张英丽;论学术职业与博士生教育的关系[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徐平;我国研究型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5 易凌;生物医学PhD培养模式的系统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7年

6 彭安臣;中国博士生资助[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康晓玲;技术性贸易壁垒经济分析[D];西北大学;2006年

8 赵雪莲;可持续发展宏观经济调控政策体系比较研究[D];新疆大学;2006年

9 肖显静;生态政治[D];中国人民大学;1999年

10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勤;基于国家竞争力的我国博士生教育国际化战略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李海娜;中美博士生资助比较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3 朱亭亭;二战后美国博士生教育的历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陈文燕;我国博士生招考方式变革的探析[D];复旦大学;2011年

5 仝召燕;文科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仝召燕;文科博士生学术水平的影响因素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王彩红;博士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王彩红;博士生教育中导师与研究生关系的重构[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9 张立迁;基于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博士生奖学金体系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少勇;美国“未来师资培训规划项目”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56845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6845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41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