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研究生奖助学金制度改革的问题与思考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方展画;薛二勇;劳俊华;;硕士研究生学制国际比较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7年01期
2 闫艳;程治国;;论研究生自我心理健康教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5年11期
3 陈兰;胡弼成;;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的问题与出路[J];理工高教研究;2006年05期
4 肖子良;黄文伟;刘诗波;;论过程管理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的应用[J];科技广场;2006年03期
5 彭安臣;曾洁;;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基于教育部直属72所高校统计数据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3 张洁;我国研究生事务管理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5 卢亮球;中美体育博士培养比较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红花;民族高校研究生教育改革与管理问题研究[D];延边大学;2005年
2 梁玲;建立我国研究生教育大基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3 刘全菊;我国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目标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4 李鑫;规模迅速扩张下的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5 陶春莉;中国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发展演变轨迹及其时代特征[D];兰州大学;2006年
6 吴慧燕;高校研究生兼职现象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葛秋良;我国研究生院评估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8 林莉;基于建构主义的医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设计[D];第三军医大学;2006年
9 黄文伟;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中的管理合力问题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10 周林颖;博士生导师评估及指标体系研究与实践[D];中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李科;;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与保障机制建设的思考[J];大众科技;2006年06期
2 门相国,李晓明;论研究生培养质量市场评价机制的建立[J];理论月刊;2003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叔子;为培养研究生努力开出新课[J];高等教育研究;1981年04期
2 许开华;;百花园中老园丁——傅崇说教授教书育人事迹掠影[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8年01期
3 李炎方;;谈研究生会干部的遴选及作用[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8年05期
4 林功实,崔艳清;关于缩短硕士生修业年限的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89年01期
5 黄汉雄 ,曾锋;华南理工大学设多项奖奖励优秀研究生[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0年03期
6 黄汉雄;曾锋;;华南理工大学设立“优秀研究生”奖[J];高教探索;1990年02期
7 储永林;宣仲良;;高师危机的主要内因浅析[J];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4期
8 苏振阁 ,马旭东;浅议高校青年教师培养机制的健全[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9 彭江得;严继昌;何跃德;;建设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2年03期
10 纪大泽;研究生作风培养实践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3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先刚;龙能芬;张诚;;跨世纪青年编辑的培养机制探讨[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2 王锁萍;刘陈;殷太平;段昌荣;姚锡林;程景清;;培养电子设计创新人才的教学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3 向河;宁华东;刘林;李楠;隋艺;;面向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教育的新模式——浅议大学虚拟创新园建设[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4 田平;;责任编辑工作环境的营造[A];论责任编辑的工作——中国编辑学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选[C];2000年
5 田平;;谈谈新形势下编辑队伍的建设[A];新时期编辑活动特点探讨——中国编辑学会第六届年会论文选[C];2001年
6 奚学东;;浅谈消防部队“快速、灵敏、精干、高效”特色建设[A];2003年湖北省灭火救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张圣坤;;造就建设第一造船大国的新型人才 提高我国造船工业核心竞争力[A];纪念中国造船工程学会成立六十周年——中国船舶工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8 郭晓丹;;怎样培养、吸引、用好、留住各类人才[A];第五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4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4年
9 张忠秋;阎国利;吉承恕;;优秀运动员专项运动心理能力的认知特征与培养方式探讨[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4年
10 徐桂秋;孟俐丽;;高校科研管理人员素质培养与提高刍议[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杨永华 王平 王成双;建立高素质审计人才培养机制[N];中国审计报;2000年
2 杨兴东;我省人才开发面临的机遇与挑战[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3 ;点击酒店职业经理人[N];亚太经济时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周悦;领导力不是最高管理层的专利[N];财经时报;2003年
5 王中华;摩托罗拉的领导人才培养机制[N];中国企业报;2003年
6 赵新峰 单耀军;高等院校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机制[N];河北日报;2003年
7 石斌欣、特约记者胡承山;能力与学历同步提升[N];解放军报;2003年
8 ;培养高层次人才 推进新军事变革[N];解放军报;2003年
9 吴凤祥、胡小莉;建人才互动网 接资源共享链[N];解放军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张心松;人力资源 科技研发 金融改革[N];经济参考报;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s,
本文编号:25731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25731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