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控制类硕士研究生应用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15 04:04
  电气控制类学科具有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学科间深度交叉融合、软件与硬件紧密结合三个重要特征。应用型创新能力结构包括人格素养、能力构成和知识掌握三个层面。培养电气控制类硕士研究生应用型创新能力,有助于结合学科特点,更好地完成对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有助于立足地方需求,更好地促进产学研有效结合;有助于完善创新体系,助力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战略有效实施。目前,我国电气控制类硕士研究生应用型创新能力的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基础薄弱,创新基础要素存在短板;实践能力不强,学研用一体化观念淡薄;创新意识不强,缺乏必要的创新素养。从创新素养、创新能力、创新知识三个层面构建涵盖诸多二级考核指标和相应三级考核项的应用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并进行应用检验,结果表明,该体系有助于实现对电气控制类硕士研究生应用型创新能力的定量评估,为提升电气控制类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提供评价系统的参考。 

【文章来源】: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20(04)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电气控制类学科特点与其硕士研究生的应用型创新能力结构内涵
    1. 电气工程和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特点
    2. 电气控制类硕士研究生应用型创新能力的结构及其内涵
二、电气控制类硕士研究生应用型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与现状
    1. 应用型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2. 电气控制类硕士研究生应用型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三、电气控制类硕士研究生应用型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四、应用情况与效果
五、结论



本文编号:308352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08352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1b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