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以来我国硕士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探究——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视角

发布时间:2022-10-19 09:33
  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强调高等教育的相关受益者均需承担一定比例的教育成本,为解决高等教育财政紧缺、建立多元化筹资渠道提供了理论依据。我国的研究生资助政策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历了政府承担全部资助经费、政府与部分个体承担资助经费及研究生教育的相关利益者共同承担资助经费三个阶段,在资助主体与资助方式上体现出从一元化到多元化、资助目的上凸显了重公平到重激励的转变。以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为视角来分析建国以来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发展历程,可得出研究生资助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及破除传统观念的结论。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高等教育成本分担理论的内涵
    (一)高等教育成本的构成
    (二)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原则
    (三)高等教育成本的分担主体
二、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的历史回眸
    (一)政府承担全部资助经费阶段(1949—1983年)
    (二)初步探索:政府与部分个体承担资助经费阶段(1984—2005年)
    (三)试点与实行:相关利益者共同承担资助经费阶段(2006年—至今)
三、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变迁的特点
    (一)资助主体:从一元化到多元化
    (二)资助目的:从“重公平”到“重激励”
    (三)资助方式:从单一化到多样化
四、对我国研究生资助政策的评析
    (一)资助经费的成本分担,有利于促进教育相对公平
    (二)资助目标的适时调整,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三)资助方式的多样化,有利于破除传统观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建立失信惩戒机制的研究[J]. 史玉琼.  征信. 2018(09)
[2]改革开放40年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成就、经验与展望[J]. 李文章.  黑龙江高教研究. 2018(10)
[3]我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问题研究[J]. 王琼.  大学(研究版). 2017(11)
[4]公益法人制度的理论逻辑与现实发展[J]. 刘乃梁.  理论月刊. 2014(09)
[5]论我国民办高校的公益性[J]. 王一涛.  教育发展研究. 2010(18)
[6]论教育的过程属性和过程价值——生成性思维视域中的教育过程观[J]. 郭元祥.  教育研究. 2005(09)
[7]关于研究生教育收费政策改革的思考[J]. 彭安臣,曾洁.  医学教育探索. 2005(04)
[8]公共利益界定的基本要素及应用[J]. 黄学贤.  法学. 2004(10)
[9]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补偿理论依据研究之综述[J]. 毛建青.  社会科学评论. 2003(01)



本文编号:36931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6931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806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