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与思考——以H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2-12-07 19:48
  双因素理论又被称为"激励-保健理论",在该理论视角下,高校研究生奖助体系可以分为支持学生正常完成学业的保健因素,和激励学生自我实现的激励因素,两种因素均能够影响在校生的成长与发展。合理规划奖助体系是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研究生奖助体系框架建构过程中引入双因素理论,有利于发挥奖助工作的育人功能,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研究生奖助体系的历史演变
    (一)奖助体系建立的初步阶段(1949年-1990年)
    (二)奖助体系的发展阶段(1991年-2006年)
    (三)奖助体系发展的完善阶段(2007年-2013年)
    (四)奖助体系发展的改进阶段(2014年-)
二、双因素理论视角下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框架分析
    (一)保健因素
    (二)激励因素
    (三)具有双因素属性的奖助学金
三、研究生奖助体系的优化路径研究
    (一)发挥奖助功能,强化导向作用
        1.做好奖学金梯度设计
        2.完善“三助一辅”岗位设置
        3.关注特殊群体学习生活需要
    (二)加强调研评估,完善评审方案
        1.开展全员参与的奖学金制度建设
        2.制定科学的奖学金评价方案
        3.建立动态反馈的监督机制
    (三)构建宣传机制,加强德育效果
        1.做好奖助学金信息的普及工作
        2.构建奖助学金的正向宣传渠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研究生国家奖学金政策的价值取向分析:应然、异化及回归之道[J]. 张茂聪,陈萍,范晓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8(12)
[2]研究生奖助制度的历史演变、缺陷与发展路径[J]. 翟思阳.  教育评论. 2018(08)
[3]浅谈构建研究生双因素奖助体系的必要性——以常州大学石油工程学院为例[J]. 李俊华,王树立,何岩峰,嵇炜.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06)
[4]研究生学业奖学金实施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徐刚,马海波.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5 (12)
[5]对高校“制度德性”实践之路的思考——以华中师范大学奖学金条例的变迁为例[J]. 彭娟.  文教资料. 2014(10)



本文编号:37127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7127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46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