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学制的历史演变、现实问题与改革建议
发布时间:2022-12-07 23:45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研究生教育学制经历了多次变革。国际接轨需要、国家政策支持、经济社会推动、高校竞争发展、导学关系冲突等是触发研究生学制变革的主因,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是研究生学制变革所遵循的逻辑,重视培养环节、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是研究生学制变革的主要特点。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学制仍存在不同类型、层次及专业的学制趋同化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为全面提升研究生教育质量,应在理清研究生学制与培养质量关系的基础上,明确研究生教育的定位及培养目标,注重不同学科专业的差异及培养规律,完善与学制相关的配套制度。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研究生学制的历史演变
二、研究生学制变革的逻辑与特点
三、研究生学制变革的影响因素
(一)国际层面的冲击性因素
(二)国家层面的支持性因素
(三)社会层面的推动性因素
(四)高校层面的发展性因素
(五)导学层面的矛盾性因素
四、现阶段研究生学制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类型层次及专业学制趋同化
(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
(三)实践环节落实及考核的弱化
(四)配套资源及制度尚不完善
五、政策建议
(一)理清研究生学制与培养质量的关系
(二)明确研究生教育定位及培养目标
(三)尊重不同学科专业的差异及培养规律
(四)完善弹性学制相关配套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士生学制合理确定和调整的思考[J]. 任兵. 北京教育(高教). 2017(09)
[2]以学制改革为切入点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厦门大学的行动研究[J]. 徐岚,陶涛,吴圣芳.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1)
[3]中国近代研究生培养制度变迁的历史省察——基于学制演变的视角[J]. 岳爱武,黄晗,杨长年. 教育评论. 2015(09)
[4]全面质量观与多元培养目标——论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J]. 张民宪,丁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08)
[5]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及其改革[J]. 别敦荣,陈亚玲. 教育研究. 2005(11)
[6]关于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的思考[J]. 周叶中,胡甲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01)
[7]关于“缩短硕士生学制”和“硕博连读”问题的思考[J]. 秦惠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4(06)
本文编号:3713101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我国研究生学制的历史演变
二、研究生学制变革的逻辑与特点
三、研究生学制变革的影响因素
(一)国际层面的冲击性因素
(二)国家层面的支持性因素
(三)社会层面的推动性因素
(四)高校层面的发展性因素
(五)导学层面的矛盾性因素
四、现阶段研究生学制存在的问题
(一)不同类型层次及专业学制趋同化
(二)人才培养质量与社会需求脱节
(三)实践环节落实及考核的弱化
(四)配套资源及制度尚不完善
五、政策建议
(一)理清研究生学制与培养质量的关系
(二)明确研究生教育定位及培养目标
(三)尊重不同学科专业的差异及培养规律
(四)完善弹性学制相关配套制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博士生学制合理确定和调整的思考[J]. 任兵. 北京教育(高教). 2017(09)
[2]以学制改革为切入点的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厦门大学的行动研究[J]. 徐岚,陶涛,吴圣芳. 高等教育研究. 2017(01)
[3]中国近代研究生培养制度变迁的历史省察——基于学制演变的视角[J]. 岳爱武,黄晗,杨长年. 教育评论. 2015(09)
[4]全面质量观与多元培养目标——论硕士研究生学制改革[J]. 张民宪,丁康.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6(08)
[5]论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学制及其改革[J]. 别敦荣,陈亚玲. 教育研究. 2005(11)
[6]关于研究生教育实行弹性学制的思考[J]. 周叶中,胡甲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04(01)
[7]关于“缩短硕士生学制”和“硕博连读”问题的思考[J]. 秦惠民.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1994(06)
本文编号:3713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71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