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非正式群体的分析与引导

发布时间:2022-12-18 00:07
  高校研究生非正式群体具有组织形式多样、交往范围广泛、群体关系复杂、交往活动隐蔽的特点,其形成的内在动机是认同需求和集群习惯,外在诱因则是外部压力和网络发展。教育管理者应根据研究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与特征,施以"勤"调研、"细"分析、"实"引导之策,进而对其进行教育与引导,使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研究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与成因
    1. 认同需求和集群习惯是研究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内在动机
    2.外部压力和网络发展是研究生非正式群体形成的外在诱因
二、研究生非正式群体的类型与特征
三、研究生非正式群体的调适与引导
    1.调研要“勤”。
    2.区分要“细”。
    3.引导要“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医学研究生就业压力知觉调查研究[J]. 谭晓雪,满强.  重庆医学. 2020(06)
[2]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理想信念观的三个维度[J]. 朱丹.  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9(07)
[3]高校非正式组织在研究生管理工作中的应用[J]. 孙玮苑.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33)
[4]研究生非正式组织存在的原因及引导路径[J]. 贺朝霞.  思想理论教育. 2012(15)
[5]当代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教育对策[J]. 潘从义,牟德刚.  社会科学家. 2011(12)
[6]新形势下大学生非正式群体及其引导[J]. 潘从义.  江西教育科研. 2006(04)



本文编号:37209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37209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22e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