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性别意识对博士生职业生涯发展影响研究——北京市高校博士生调查实证研究
本文关键词:社会性别意识对博士生职业生涯发展影响研究——北京市高校博士生调查实证研究
【摘要】:通过对北京市7所高校和部分科研院所的调查,发现社会性别意识会影响博士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具体而言:先进的社会性别意识会让博士生群体取得更高的学业成就,并继而让女博士生群体在职业生涯的入口处更容易获得合适的工作;同时,先进的社会性别意识也会让男、女博士生具有更强的事业发展取向,从而在职业生涯发展的道路上获得更加持久的动力。博士生群体尤其是女博士生对工作-家庭冲突的调适是高学历人才职业生涯发展道路上必须慎重面对和恰当处理的重要问题。
【作者单位】: 中华女子学院性别与社会发展学院;中华女子学院中国妇女高等教育研究中心;中华女子学院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性别意识 博士生 职业生涯
【基金】:国家软科学课题“女博士就业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2010GXS5B159)的研究成果
【分类号】:G643;C913.2
【正文快照】: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10余年来,我国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持续增加,博士毕业生数从1998年当年的8957人上升到2008年的43759人。其中,男博士生27126人,女博士生15633人[1]。到2011年,我国的博士毕业生总人数已经到达50289人,其中女博士生占36.13%[2]。职业生涯发展是指个体通过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孟祥斐;徐延辉;;高层次女性人才的性别意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福建省的调查[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1期
2 蒋莱;;领导力发展视角下的职业女性工作-生活平衡策略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2期
3 何雨;陈雯;;当前博士生就业基本特征研究[J];青年研究;2008年06期
4 沈延兵;余新丽;费毓芳;;影响博士生就业的因素及对策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2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鸿莹;;对博士后就业问题的思考与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0年16期
2 关莹莹;姜庆伟;王刚;刘宏林;;博士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及政府应对政策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0年11期
3 李洁;王颖;石彤;;社会性别观念对女研究生学业成就的影响——基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之女大学生典型群体调查数据的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3年03期
4 孙阳春;梅海玲;;博士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9年06期
5 孙阳春;梅海玲;;博士生教育质量影响因素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07期
6 金蕾莅;刘新益;;女博士就业初探——基于落实率和求职过程及结果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7 李洁;石彤;;物质主义、社会联系与生命意义的权衡——大学生价值观标准的社会性别差异[J];青年研究;2012年03期
8 吴艳;;从“配角”到“主角”——论当代中国女性自我性别意识[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年01期
9 刘菊香;;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与女性高层次人才发展[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10 姜珑;宋兆静;;试谈高校在先进性别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2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袁同成;量化考评制度与学术人的著作权惯习[D];上海大学;2010年
2 林晓兰;都市女性白领的身份建构[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宋庆国;上海产业结构调整下研究生就业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2 史容;我国高校人力资源配置优化和效率评价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孙瑶君;我国研究型大学开展创造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兰州大学;2010年
4 李梦蛟;中国电视剧中女性职场形象分析[D];南京理工大学;2013年
5 刘兴梅;我国女性党政领导人才成长规律研究[D];安徽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晓茵;陈琳;李珍珍;;性别平等认知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评述[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3期
2 陈婷婷;;中国农村女性的性别角色意识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全国综合调查的实证分析[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1期
3 李慧英;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讨论[J];妇女研究论丛;1996年03期
4 许欢,彭忠益;试论现代西方领导理论的演进[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5 宛恬伊;;大学生职业地位获得实证研究[J];青年研究;2005年12期
6 左志香;;当代女高中生的性别意识探析——对武汉市400名高中生的调查[J];青年研究;2007年09期
7 唐美玲;;青年白领的职业获得与职业流动——男性与女性的比较分析[J];青年研究;2007年12期
8 石红梅,叶文振,刘建华;女性性别意识及其影响因素———以福建省为例[J];人口学刊;2003年02期
9 陈彦;刘耀中;;工作-生活平衡策略与组织绩效关系研究述评[J];未来与发展;2010年07期
10 文茂伟;蒋勤峰;田晓明;;行动学习再认识——整合发展个人领导力和组织领导力方法的视角[J];现代管理科学;200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慧英;我国社会性别研究的发展及其意义[J];妇女研究论丛;1999年01期
2 郝蕊;;高校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浅探[J];学理论;2011年10期
3 王东;张慧霞;;社会性别视野下的社会政策——论社会政策的两面性[J];天府新论;2008年01期
4 李亮;;性别模糊与性别发展[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5 张宏亮;陈艳;孙雪;;浅论社会性别意识与性别和谐的构建[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9年03期
6 刘秀红;;论社会工作专业学生社会性别意识的培养[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9年06期
7 娄元元;;教师社会性别意识研究——基于教育病理学的视角[J];学园;2009年06期
8 张爽;;社会性别主流化与和谐社会建设[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尹旦萍;;新农村建设公共政策的社会性别分析——兼论社会性别主流化的实现途径[J];妇女研究论丛;2008年03期
10 聂玲;常春;史宇晖;王培玉;;北京市青年学生社会性别意识及对性行为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本报记者 王秀娟;多元社会中的女性价值选择[N];山西日报;2010年
2 杨毅 北京卓远致行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第一职场网“教练式”职业规划首席顾问;能力才是金牌[N];中国教育报;2011年
3 本报记者 贾峰;我的立足之地在何处?[N];青岛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福兴 嘉宾:中国社会科学院 社会学所 樊平 研究员 $$院发展研究中心 市场经济研究所 廖英敏 研究员;警惕贫富差距扩大[N];中国经营报;2001年
5 向阳生涯;定位:职场新人的困扰[N];人才市场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车辉;职场刮起“裸辞”风[N];工人日报;2011年
7 徐佳威 本报记者 丁秀伟;单身女性要平衡好职场与生活[N];中国妇女报;2011年
8 博思人才网CEO 阿保;职场那些坎儿[N];经济视点报;2011年
9 记者 朱勤;5年内全省培养14万社会工作人才[N];辽宁日报;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琴;论社会性别意识与和谐社会的构建[D];安徽大学;2012年
2 刘玉清;山西省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3 魏毅君;社会性别视角下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4 冉娟;公共部门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傅跃琴;我国女性职业生涯发展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6 陈珂;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非正式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春凤;不同组织高学历女性职业生涯阻隔差异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8 施波文;社会性别视野下的汶川地震报道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9 何珂;地域迁移与职业生涯发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于海凤;操作工职业高原生涯问题的叙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6991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6991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