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框架探析——基于财经类院校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行业特色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框架探析——基于财经类院校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生教育 质量评价体系 四重维度 行业特色型大学 财经类院校
【摘要】:研究生教育质量作为一个永恒的话题,在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主题、不同表现形态和评价理论与方法。本文梳理、剖析国内学者关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及其指标体系,回顾、总结我国财经类院校研究生培养的历史进程与发展现状,构建基于学科宽厚度、培养精深度、社会美誉度和自我发展度等四个维度以及一级指标、二级指标和三级指标组成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进而为行业特色型大学以及财经类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提供新的视角。
【作者单位】: 西南财经大学发展规划处;西南财经大学校长办公室;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质量评价体系 四重维度 行业特色型大学 财经类院校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高水平行业特色型大学学科群发展战略研究-基于典型案例的实证”(No.11XJA880002) 四川省教育改革项目“以国际主流模式培养拔尖创新经管类博士生” 西南财经大学研究生教育研究课题“财经类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指标选择、体系构建及实证研究”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质量为先、内涵发展”的新阶段。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最高阶段,作为教育强国梦的主力军,作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作为科学研究与知识创新的主阵地,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福田;孙立群;吴昌友;王吉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邱均平,殷之明,刘永,余以胜;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王亚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观层面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4 李善军;廖庆喜;;农业院校工程技术类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S1期
5 刘平;顾丽琴;吴旭舟;;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6 刘志民;张日桃;;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探索[J];中国农业教育;2007年04期
7 王健;曲鲁平;陶岩;刘昱宏;康鸾;司洪旭;张蕾;;构建我国在职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8 邱均平;马力;;发展与深化:2014年中国研究生教育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的产生与分析[J];评价与管理;2014年02期
9 湛从昌,董艳清,顾志明,朱安楠,刘萍,任延华;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社会评估指标体系及方法的研究[J];武汉冶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10 柏昌利;;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军;;评研究生教育的“相对独立性”[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年03期
2 周小萍;授予同等学力人员硕士学位工作质量管理体系研究[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张新全,干友民,杨春华,毛凯;21世纪南方草业科学研究生教育的探索[J];草原与草坪;2002年04期
4 王晓梅;张桂花;;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5 李善军;;对研究生服务性思想教育管理方式的探讨[J];当代经济;2010年15期
6 孙福田;孙立群;吴昌友;王吉权;;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及权重的确定[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7 邱均平;殷之明;;我国综合性大学本科优势专业分析[J];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梁文艳;彭静;;高校扩招后工科院校研究生培养效率的评价[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龚正伟,周欣;湖南高校体育专业研究生教育的回顾与展望[J];湖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10 徐瑞君,张明方;农科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0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周延丽;;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米银俊;黄慧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考[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赵川平;工程管理硕士专业学位质量基准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3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4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王亚杰;基于集成的学位质量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王道红;学位论文质量管理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彭静;我国工科类研究生培养资源重组研究[D];西南大学;2006年
9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延丽;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保障体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邢崇;山东省全日制篮球硕士研究生的业务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晁娜;我国管理类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4 邱佳维;基于Boyer理论的专业硕士学位建设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杜超;基于“ISO/IEC19796”标准的德育原理与班级管理课程资源库的设计与开发[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曹成秀;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7 彭玲;中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架构研究[D];湘潭大学;2011年
8 钟昌红;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北京理工大学;2012年
9 孙静;我国高校硕士研究生创新教育对策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10 向雯芝;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控研究[D];湖南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蜀蓉;;对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年08期
2 王晓梅;张桂花;;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0年03期
3 高博青,董石麟;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及评价体系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4 许之,胡皓全;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几点建议[J];高教论坛;2004年01期
5 熊志翔;试论中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创新[J];高教探索;2003年01期
6 刘小敏;李佳孝;高敏;;研究生课程有效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年02期
7 王亚杰,王沛民;研究生教育质量:分析框架及其微观层面的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4年02期
8 敖永胜;徐希元;;高素质·创新性·竞争型——研究生全面质量观三解[J];江苏高教;2006年03期
9 邱均平,赵蓉英,余以胜;中国高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的理念与实践[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年01期
10 林佳;;二级管理体制下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研究——以上海理工大学为例[J];当代教育论坛(上半月刊);2009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琦;中部六省区域创新系统绩效的实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6年
2 王博超;基于AHP灰色关联法的研究生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09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敏强;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2年04期
2 曹方,常军胜;我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几个问题[J];高教论坛;2002年05期
3 罗伟涛,荣光宗;我国研究生教育产业特征和运作机制研究[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杨再明;研究生教育网站建设探索与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02年04期
5 郑向荣;研究生教育收费的合理性、必要性及可行性[J];理工高教研究;2002年06期
6 夏蕾;新世纪研究生教育的思考与展望[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2年03期
7 赵桂荣;浅谈研究生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技·人才·市场;2002年06期
8 张朝霞;高校研究生教育起步阶段的培养工作[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03期
9 朱军文;论研究生教育扩招与质量保证[J];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10 孙孝文;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趋势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2 靳贵珍;;美国研究生教育的历史发展探析[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3 贾云鹏;刘青秀;;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地域分布特点评析——基于省际视角的考察[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4 贾云鹏;;我国研究生教育资源地域配置变迁探析[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蒋希成;谢宁;张洋;田旭升;;中医药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探讨[A];第四届中医药继续教育高峰论坛暨中华中医药学会继续教育分会换届选举会议论文集[C];2011年
6 龚国芳;张海军;;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看研究生教育改革的必要性[A];中国煤炭教育科研优秀成果文集[C];2001年
7 米银俊;黄慧民;;21世纪研究生教育发展思考[A];2002中国未来与发展研究报告[C];2002年
8 李碧虹;;研究生教育的供需与培养质量[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9 王贤;;风险投资资本组合理论对个人研究生教育投资的启示[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10 徐敬建;;改革开放30年来甘肃研究生教育规模与社会经济发展关系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政协委员关注研究生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3年
2 晏庆盛 牛冬梅;研究生教育收费 应解决好两个问题[N];光明日报;2004年
3 侯丽;河北大学积极实施 研究生教育创新工程[N];河北日报;2003年
4 牛冬梅;研究生教育收费两个问题不容回避[N];检察日报;2004年
5 瞿慕阳;研究生教育改革:数量和质量都是硬道理[N];解放日报;2004年
6 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 王涛;把好农科研究生教育之舵[N];科技日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高慧斌;研究生教育:何去何从?[N];辽宁日报;2001年
8 ;抓紧抓好中科院研究生教育[N];人民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王慧峰;研究“研究生教育”[N];人民政协报;2001年
10 ;研究生教育遭遇应试质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邢媛;研究生教育卓越质量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2 李素芹;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制度障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5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6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7 查远莉;研究生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8 万明;我国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9 彭莉君;我国高校研究生教育资源配置现状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10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洪书生;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我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变迁探析[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2 李雪;我国研究生教育个人人力资本投资决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腾;民国时期研究生教育的历史考察与思考[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5 梁玲;建立我国研究生教育大基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6 王璐佳;论研究生教育的本质[D];中南大学;2005年
7 王琳林;我国研究生教育发展改革与动因分析[D];吉林大学;2007年
8 殷小琴;美国现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特点与问题[D];浙江大学;2002年
9 田联进;美国研究生教育制度分析[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廖琪;我国研究生教育学费制度变迁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7967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79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