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原因及对策
【摘要】: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严重损害高校的学术声誉和研究生形象,影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影响研究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引起了高校、社会和家庭的广泛关注。文章从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分析了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原因,并从思想建设、导师建设、制度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对策。
【作者单位】: 华南农业大学教务处;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党委;
【关键词】: 研究生 学术道德 长效机制
【基金】:2012年度华南农业大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体系构建”的最终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2YJG10)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生是学术研究和国家科技创新的重要后备军,提高和改进研究生培养质量不仅是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一项长期而重要的任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研究生入学比例逐年提高,研究生的数量在不断增加。然而,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沙骋;;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长效机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年01期
2 朱华;左志香;朱华杰;;我国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表现及影响因素分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2年11期
3 王绪本;向玉凡;;科学研究视域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探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玲;;学术社团及其培养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研究述评[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1年11期
2 陈立钢;;基于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探讨化学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高教论坛;2013年03期
3 岳云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行为的表现、原因及对策[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3期
4 傅骞;田润平;陈静漪;朗爽;谭曦;张靖;谷晓红;;论层级内化模式的构建——以医学院校为例的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模式初探[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年06期
5 王立珍;袁金英;马秀峰;;研究生学术素养的内涵及培育探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年05期
6 黄成华;;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的制度规范[J];琼州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7 张海莲;;研究生学术失范与学术道德教育研究综述[J];延边党校学报;2012年02期
8 顾越桦;;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的道德心理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丽萍;研究生学术规范教育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1年
2 袁金英;研究生学术素养培育网络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张晓明;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1999年03期
2 王丽琦;我国学术道德制度建设初探[J];思想教育研究;2003年11期
3 王学风;;论研究生学术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1期
4 王建康;曹健;;导师对研究生学术努力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某“211工程”高校文科硕士研究生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06期
5 何建良;;学术规范与研究生教育[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7期
6 戴雪飞;;研究生学术失范的根源和学术道德教育机制建设的再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家国;金会平;陈万红;肖兴安;姚瑞敏;;研究生教育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及对策思考[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7年09期
2 林洁;於建明;李学鹏;;加强研究生学术道德培养和学术规范教育的途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10年03期
3 贾宝余;刘红;;研究生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教育的趋势与途径[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年05期
4 郭德侠;;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与制度构建[J];高教发展与评估;2010年01期
5 王正杰;;论新时期研究生学术道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J];毛泽东思想研究;2009年04期
6 魏俊燕;;导师负责制与研究生学术道德规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9年11期
7 马革兰;;研究生学术道德失范、根源及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11期
8 孟海东,黄铁铮;对网络信息时代研究生教育问题的探讨[J];教育探索;2005年03期
9 崔敏;;关于研究生教育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几点体会[J];公安教育;2006年08期
10 黄成华;;研究生学术失范行为的防范对策[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美;;端正学风 净化象牙塔——透视研究生学术不端行为[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杨应芹;;研究生教育入世的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3 赵蒙成;;论英国研究生教育发展的历史[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C];2009年
4 黄蓉生;;含弘论丛总序——走进新农村[A];走进新农村——西南大学研究生《含弘论丛》[C];2010年
5 李伟杰;;针对研究生自身特点注重教育方法改进[A];讨论“三个代表”哲学思考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黄蓉生;;总序[A];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问题研究——重庆市研究生马克思主义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季幼章;张英;张彦秋;董俊国;;研究生教育中导师创造力与研究生创造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肖念;沈红;;国家创新体系下的研究生教育[A];海峡两岸面向21世纪科技教育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柯伟玲;郑霞云;;基于折现法的研究生人力资本计量及应用[A];中国会计学会第八届全国会计信息化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刘颖;;关于研究生教育体制的探讨——严格研究生中期考试制度[A];北京力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陈婉婉 通讯员 尚实;努力开创学位工作新局面[N];安徽日报;2009年
2 许智宏 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校长;让学生了解学术“游戏规则”迫在眉睫[N];中国教育报;2008年
3 周小月;研究生教育“瓶颈”凸现[N];黑龙江日报;2004年
4 武书连;研究生教育缺乏竞争力,,弊端始于基础教育[N];21世纪经济报道;2003年
5 本报记者 王鸣琦;研究生教育如何面对扩招机遇[N];陕西日报;2002年
6 周景勤;走出普通研究生教育的误区[N];中国企业报;2003年
7 ;研究生教育遭遇应试质疑[N];人民政协报;2004年
8 王斌泰;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N];新华日报;2002年
9 记者 彭东邋李凝;北大迎来研究生教育90年[N];科技日报;2007年
10 来茂德;今天该怎样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N];中国教育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新华;大学学术道德失范的制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2 汪志宏;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3 潘武玲;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缪园;基于学科的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文献情报中心);2003年
5 罗尧成;我国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6 丁哲学;高层次人力资源开发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5年
7 李世彬;中国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发展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余峰;基于创新能力的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9 罗长富;研究生教育服务质量管理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6年
10 陆震;政府视角下的研究生教育质量再造[D];同济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铁臣;创新人才培养与研究生教育体制改革[D];吉林大学;2004年
2 郑浩;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史研究(1902~1998)[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安凤玲;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培养质量分析与建议[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年
4 刘志波;危机与应对:研究生学术诚信建设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5 栾旭;黑龙江省研究生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张松;应用ISO9000族标准建立和实施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探讨[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7 王文信;研究生能力建设的系统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2年
8 陈放;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人本思想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02年
9 李方园;当前研究生科研道德状况及教育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10 尹伟;论我国高等学校的跨学科研究生教育[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8089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08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