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特色型大学文科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本文关键词:行业特色型大学文科研究生培养的问题及对策
更多相关文章: 行业特色型大学 文科研究生 学科定位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摘要】:行业特色型大学文科研究生培养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由于学科建设"先天不足"与学科发展"后天积弱"、外部环境快速变化与内部决策层结构限制、资源整合利用度有限与发展协同度不足等因素导致出现有些行业特色型大学文科研究培养学科竞争力有限、培养目标单一、培养模式模糊等问题。采取针对性措施建设特色优势文科学科、准确定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实施"六位一体"的文科研究生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作者单位】: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行业特色型大学 文科研究生 学科定位 培养目标 培养模式
【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行业特色型大学文科研究生培养的SWOT分析及其模式选择”(项目编号:SDYC12075)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指以行业为依托,围绕行业需求,针对行业特点,为特定行业培养高素质专门人才的大学。作为与行业具有天然联系、具备自身独特优势的大学形态,是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1]其文科研究生教育既是现代大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其办学实力提升和高层次复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欧阳康;文科建设与理工科大学的综合化转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年11期
2 张柯;黎昕;;关于农林院校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思考[J];长春大学学报;2014年02期
3 江涛;杨兆山;;构建师生学术共同体的实践探索——以东北师范大学的文科研究生培养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年07期
4 刘献君;没有一流的学科就没有一流的大学[J];求是;2002年03期
5 邓秀新;;建设高水平特色型大学面临的困难与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9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秋婵;;《安徽地域文化》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2 邓俊超;郭礼智;;农村幼儿园混龄课程的构建[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31期
3 张蕊;;浅析《泰勒原理》产生的背景[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3期
4 赵小青,孙凤梅,宋敏,王立华,李为人,潘进;大学物理学习成绩评价方式多样化的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5 赵景春;;构建教师行动教育中的实效性课程体系——以教学课例为载体的继续教育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范兆雄;论美国课程研究方法的主流取向[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7期
7 熊和平;课程:从"圈养"到"游牧"再到"传记"[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11期
8 刘育锋;论职业导向的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模式──美国职业技术课程开发方法比较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9 马云鹏,吕立杰;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与倾向——对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设计者的访谈[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年04期
10 辛涛;王烨辉;李凌艳;;新课程背景下的课程测量:框架与途径[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立国;;大学发展战略中的综合化与特色化[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陈洁;;泰勒原理与“校本课程”的建构[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伍玲婵;汪洋;曾垂凯;;新时期民办教育培训机构教育目标定位探析——以新东方教育集团为例[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凯文娟;;基于泰勒原理的我国职业教育课程问题与对策浅析[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马树霞;;浅谈现代文阅读教学[A];2014年11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陈敏华;高中教学领导力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5 刘义;大学生批判性思维研究:概念、历史与实践[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史大胜;美国儿童早期阅读教学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金世余;我国中小学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雷冬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预期目标的偏离与调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9 段鹏;开放的艺术及其教育[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洪席;过程课程观的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影;幼儿教师课程权力个案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韩冬雷;论高中历史校本课程开发中的实施策略[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岩;高职旅游英语课程改革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严艳琳;高中新课程四要素耦合评价的探究与实践[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杨慧丽;高校网络课程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宫成刚;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陶振琴;项目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之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唐爱琴;高一文言文课堂教学的衔接与具体做法[D];苏州大学;2010年
9 李红梅;“教”与“练”的有效管理[D];苏州大学;2010年
10 刘燕芬;中学教师在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中的教学策略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晓前;关键是转变观念──理工科大学如何搞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J];理论纵横;1995年03期
2 杨叔子,刘献君,李光玉,姚国华,程红;在理工科大学中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8年01期
3 钱道中,杨福才;论重点理工大学的文科建设[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6年04期
4 刘献君;华中科技大学文科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5 杨叔子;继承传统面向未来加强素质教育[J];教学与教材研究;1995年06期
6 郭涵;郑逸芳;;探寻具有农林院校特色的文科类大学生社会实践途径[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7 王成鑫,胡显章,张绪潭;积极推进理工科大学的文科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1997年01期
8 朱清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年04期
9 卢大鹏;;搭建学术平台 促进研究生科学共同体的形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9期
10 黄河;理工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设置建构[J];云南高教研究;199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兆友;推进理工科大学的文科研究生培养[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3期
2 杨成平;文科研究生科研方法教育与训练的基本思路[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年08期
3 王朝阳;崔华华;;创新视野中的文科研究生能力培养[J];中国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4 张红霞;;漫谈读书——给一位理科出身的文科研究生的回信[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1期
5 栾述文;王晓军;;论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方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杨国辉;李瑞嘉;;论文科研究生的科研式实习[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年06期
7 杨长福;刘志慧;甘辉;;如何提高文科研究生人力资本[J];现代教育科学;2007年09期
8 瞿伟;冯二占;李芸;;文科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年06期
9 王振华;;文科研究生学术创新的基础和方法[J];中国高等教育;2008年21期
10 文胜利;董会泽;;文科研究生成长发展的十个关键词[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顾纪生;;“零发表”照获硕士学位:基于学理视角的思考[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王宁;辩证思考文科研究生教育创新[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 王晓杰;文科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亟待提高[N];中国教育报;2009年
3 王宁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尊重人文社会科学点 推动人文社会科学创新(上)[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4 记者 许雨欣;中资银行扎堆校园 高校抬高师资门槛[N];人才市场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徐敏;“外企热”降温:仅15.7%选择[N];解放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孙静;论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D];合肥工业大学;2012年
2 李生琦;文科研究生职业期望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潘庆;文科研究生科研问题意识欠缺的归因与对策[D];西南大学;2007年
4 王子涵;中国文科研究生教育私人投入的成本收益分析[D];吉林大学;2015年
5 王志专;师生互动对文科研究生学习适应性的影响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08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08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