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美国公共卫生硕士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0 02:22

  本文关键词:中国与美国公共卫生硕士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卫生硕士 课程体系 中国


【摘要】:中国于2002年在24所高校开始设置和试办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MPH),这是我国医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制度改革中的一项重要举措。目前卫生人才缺乏,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是培养高层次公共卫生从业人员和卫生事业管理人员的重要途径。文章通过我国几所有代表性高校的公共卫生硕士课程体系与美国的课程体系进行比较,以关注公共卫生硕士课程设置为切入点进行深入剖析。研究结果表明,虽然经费投入、历史文化和卫生服务体系等方面存在差异,但目前我国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的课程体系和美国较为相近,对其进一步研究将有利于为国内教育同道提供信息,开阔视野,启发思维,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公共卫生硕士教育水平。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公共卫生硕士 课程体系 中国
【基金】: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研究生教育改革创新项目公共卫生硕士(MPH)培养模式探索”(编号:2014-JY-047)
【分类号】:R-4;G643
【正文快照】: 1研究背景中国高校公共卫生教育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主要是效仿苏联的模式,到目前一直没有发生实质性改变。公共卫生教育理论和实践脱节严重,高校的老师同国内国外疾病预防、控制系统的沟通和联系渠道不畅,从而使理论与实践之间存在障碍[1]。据了解,当时有不到十所院校开展了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玖;;改革公共卫生教育 培养应用型公共卫生高级人才[J];医学教育;1992年11期

2 王青,宋文质,康风娥,李立明;应用型公共卫生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0年06期

3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关于征集“中国不明原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追述(第二集)”稿件的启示[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1年04期

4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关于征集“中国不明原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追述(第二集)”稿件的启示[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1年05期

5 ;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关于征集“中国不明原因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追述(第二集)”稿件的启示[J];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01年06期

6 张文昌;面向二十一世纪公共卫生学科课程发展策略思考[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蒋明;武汉大学医学院开设《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与控制》课程[J];中华医学信息导报;2003年12期

8 张志勇,杨莉,韦小敏,覃益敏,陈智平;广西地区公共卫生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实践[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年S1期

9 王挺;;“21世纪公共卫生中日国际研讨会”在合肥召开[J];科协论坛;2004年11期

10 王建洲;郭怀兰;杨江林;刘长俊;;医学生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能力的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公共卫生伦理学》[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2 李绍鸿;;香港的创新公共卫生发展、政策和前景[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绍鸿;;香港的创新公共卫生发展、政策和前景[A];新世纪预防医学面临的挑战——中华预防医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沈莉;;重视公共卫生继续教育,提高公卫技术业务水平[A];上海市预防医学会第二届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5 ;达安基因公共卫生系列产品[A];新发传染病研究热点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6 林大庆;Jan Johnston;;香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学生控烟课程经验分享[A];第六届两岸四地烟害防制交流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7 王春水;;试论公共卫生伦理学的基本原则[A];生命伦理学通讯(2009年第1期)[C];2009年

8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 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A];第十四届全国感染药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12年

9 ;SARS预防与控制——香山科学会议第204次学术讨论会[A];预防医学学科发展蓝皮书2004卷[C];2004年

10 柴巍中;周小平;;北京大学中美公共卫生科研合作30年——回顾与评述[A];医学科研管理前沿与实务研讨班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刘峰;中心城区双创公共卫生座谈会召开[N];安康日报;2008年

2 贾秀慧;晚清民国时期新疆卫生观念的演进[N];新疆日报(汉);2010年

3 本报记者 姚常房;超级课程 为医学生输注公卫营养[N];健康报;2013年

4 郑灵巧;为政治家撰写公卫专著[N];健康报;2006年

5 徐亚静;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盾牌”[N];中国医药报;2006年

6 记者 李桂敏;市公共卫生与城乡社区服务专家论坛举行[N];盘锦日报;2009年

7 特约记者 宋国梵 记者 胡德荣;沪公卫体系建设三年计划进入第三轮[N];健康报;2012年

8 记者 王芳;围绕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主动开展服务[N];张掖日报;2010年

9 广州中医药大学 郑洪 陆金国;清末卫生行政的起步:西医当朝,中医在野?[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许守年 通讯员 姜德强;世界分享“健康长春”[N];健康报;2013年



本文编号:8241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241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1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