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网络行为失范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定量分析
本文关键词:研究生网络行为失范研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定量分析
【摘要】:研究生网络行为研究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研究的重要内容。研究生网络行为失范既与个人特质相关,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环境影响。选取上海大学研究生作为样本,探究了研究生网络行为失范的主要类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实证分析,确定了研究生网络行为失范的关键影响因素,提出应从知、情、意、行四个层面引导研究生使其形成正确规范的网络行为。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党委;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
【关键词】: 研究生 网络行为失范 结构方程模型
【基金】:上海大学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项目(2012SZLX033)
【分类号】:G643;C912.6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生网络行为教育是我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中国网络媒体的超常规发展,数字化和网络化技术的“网络新媒体时代”已经成为研究生生活的重要引领和导向因素。面对新媒体网络的“爆炸”式发展,中央十六号文件提出:“主动占领网络思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一;;主体性的缺位与建构:解析和应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关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2 张道明;刘福芳;;网络行为失范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3 任帅军;;论法律评价的机制、逻辑和矛盾[J];学术交流;2013年08期
4 任帅军;;教育困境还是范式转换——思想政治教育范式生活化转换引出的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文兵;;网络环境下少数民族大学生道德素质建设初探[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2 吴忠胜;;试论法律评价的机制、逻辑和矛盾[J];法制与社会;2014年27期
3 苏守华;;文化自觉视域中大学生道德养成的途径[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5期
4 张有闻;张华荣;;高职高专学生网络道德行为的调查及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34期
5 梁丽娟;黄妹;朱唤清;;基于网络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思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12期
6 龚玲;;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年05期
7 陈新汉;;哲学视域中的认同意蕴新思考[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年03期
8 孙芳芳;;网络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4年13期
9 任帅军;吴敬华;;法社会学中国化研究的理论自觉——兼评高其才教授的《法社会学》[J];法律社会学评论;2014年00期
10 张磊;陈贞翔;杨波;;社交网络用户的人格分析与预测[J];计算机学报;2014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新汉;;哲学视域中的文化四则[A];马克思主义与文化新自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文集(2012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谢英香;“9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任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2 缪佩君;大学生网络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结构和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3 白臣;道德自觉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道明;大学生网络行为失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2 黄健;大学生网络行为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3 曾舟;网络群体行为失范的政府治理机制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应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网络文化建设[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5 卞玉龙;虚拟世界中的Proteus效应:化身对羞怯个体线上人际互动的影响[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6 吴自强;网络游戏互动对玩家自我认同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3年
7 何瑜瑾;基于多主体的微博信息传播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8 喻麓丹;毁灭与救赎[D];上海社会科学院;2013年
9 柯黎;基于印象管理理论分析大学生在SNS社交网站中的形象呈现[D];华中科技大学;2013年
10 郭锐;青少年网络伦理素养的培养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天恩;;六个“为什么”与基于问题逻辑的教学方法改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年05期
2 刘基;闫立超;;思想政治教育的语境及定位[J];党政论坛;2010年05期
3 任帅军;;以人为本:以人的生活为本——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生活理论及其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6期
4 童星,罗军;网络社会:一种新的、现实的社会存在方式[J];江苏社会科学;2001年05期
5 李一;;网络行为:一个网络社会学概念的简要分析[J];兰州大学学报;2006年05期
6 任帅军;;评价论视阈中的钱伟长高等教育思想[J];当代教育论坛;2013年02期
7 金太军,施从美;论政府的网上责任[J];政治学研究;2001年02期
8 颜祥林;网络信息问题的控制模式建构与比较[J];情报学报;2002年02期
9 陈新汉;论民众评价活动中的悖论[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10 李瑜青;;人文精神的价值与法的合理性追问——从法的现代性角度引发的思考[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沛东;网络文化与大学生的网络道德[D];上海师范大学;2005年
2 魏玉梅;网络社会道德教育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一;;网络行为失范及其判定标准[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08期
2 李一;;网络行为失范的生成机制与应对策略[J];浙江社会科学;2007年03期
3 张道明;刘福芳;;网络行为失范研究[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4 刘征;;拆迁政策与行为失范关系的统计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年08期
5 安金金;;我国社保体系下基层人员行为失范问题研究[J];现代交际;2012年08期
6 张玫瑰;对素质提升的深层思考[J];决策探索;2002年04期
7 兰维,,丁伯成;玩耍:导致青少年行为失范的心理[J];当代青年研究;1995年01期
8 李一;;主体性的缺位与建构:解析和应对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关键[J];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宋风波;王沛;;留守儿童行为失范与社会干预体制的构建[J];河北学刊;2012年05期
10 李杏初,闵娟;计划人转向市场人的行为失调与调适[J];社会主义研究;199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赵艳萍;;青少年网络行为失范的心理原因分析与对策[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2 李一;;“网上社会”及其和谐运行探析[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河二中 位智红;青少年行为失范与其道德联系的探析[N];安康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玉金;留守儿童行为失范问题的法律对策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李枫;网络环境下公民参与公共决策的行为失范及对策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8251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8251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