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体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启示
本文关键词:美国体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启示
【摘要】:美国大学体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各具特色,公立大学的课程与私立大学的课程侧重点有所区别,教育学院与商学院的课程侧重面有所不同。但从总体看,体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由核心课程、二级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三大块组成,核心课程中比较明显地体现了商业性导向。美国高校体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课程,强调基础理论,注重实践,重视交叉学科,与时俱进,这些方面给我国体育专业硕士课程设置以重要启示。
【作者单位】: 湖南师范大学研究生院;特拉华州立大学;
【关键词】: 体育管理 硕士 课程
【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委高级访问学者项目[09YBB274]
【分类号】:G807.4;G643.2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教育已达到一定的规模,但由于硕士研究生教育短期发展过快,在经验积累和科学性方面都需要大量深入细致的探讨。研究表明,国外的研究生教育更注重实践和细节,针对性和应用性很强,值得我们借鉴[1]。本文通过对美国高校体育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实证调查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震;;国内外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比较[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保玲;矫晓庆;;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调查研究——以地方理工科院校为例[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年06期
2 李华;西凤茹;王谦;王宏波;;提升管理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途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年01期
3 陈惠;;聚焦创造力:研究生教育创新论[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年04期
4 杨芳;王晓佳;;中美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4年08期
5 余波;陈艳;张卢水;;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6 覃兵;陈艳芳;;论我国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优化策略[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年12期
7 覃兵;徐红霞;宋秋云;;试论教育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保障体系构建[J];课程教育研究;2013年34期
8 廖文武;刘文;李冰如;;略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评估信息的采集与处理问题[J];当代教育论坛;2014年03期
9 徐丽娜;张静苗;;浅议培养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的科研能力[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01期
10 凌静;;中英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差异研究——以录取与课程学习为视角[J];企业导报;2013年17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郝鹏鹏;公共卫生硕士(MPH)培养模式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光平;;美国行业组织与第一级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保障——以ABA在J.D.学位计划中的作用为例[J];高等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2 黄海平;英国石油地质专业硕士教育的特点[J];中国地质教育;2003年03期
3 刘成立;陈淑玲;;双导师制:全日制会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必然选择[J];会计师;2011年11期
4 程伟;卢勃;;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导师制度的挑战与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5期
5 郑园;;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刍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7期
6 魏玮;李春米;毕超;;经济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合作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7 杨跃;张婷婷;;双导师制:提高教育硕士培养质量的可能策略[J];教育探索;2008年08期
8 杨明全;时花玲;王艳玲;;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0年07期
9 袁锐锷,易轶;美国大学以优秀教师标准重设教育硕士课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年11期
10 张继蓉;李素琴;;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历史嬗变与现阶段我国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定位[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何东明;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东;高师体育课课程设置初探[J];锦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3期
2 施俊;对我国高师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若干思考[J];咸宁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3 周尚义;传授系统理论 讲求学练结合——《文献学》课程设置刍论[J];常德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4 张毅刚;专业课程设置初探[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10期
5 汪晓琳,李海青;体育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的整合[J];孝感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6 周宇轩;通过课程设置的研究 探讨我院培养高素质毕业生的途径[J];吉林华侨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7 余丽琳;对高校“大平台”教学模式中课程设置的探讨[J];高教探索;2005年04期
8 李湘蓉;湖南省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课程设置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0期
9 刘青琬;;浅论知识和技能的关系——兼论高职院校课程设置[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10 关铁云;李冬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综述[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葛铁鹰;;最好的知识是学以致用的知识——谈我校外语系课程设置中《报刊选读》与《文学选读》的比重问题[A];对外贸易外语系科研论文集(第二期)[C];1993年
2 葛铁鹰;;最好的知识是学以致用的知识——谈我校外语系课程设置中《报刊选读》与《文学选读》的比重问题[A];’93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1993年
3 王伶俐;李芳;;体育院校艺术类专业课程设置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4 李林会;李琳;;高职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樊印海;赵宏革;朱景伟;;优化课程设置,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程[A];第一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6 雷玉双;;打字课的课程设置及其教学实践[A];外语语言教学研究——黑龙江省外国语学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7年
7 许宗Y,
本文编号:923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923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