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
【摘要】:专业学位已经成为我国学位授予制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硕士是指向特定教育职业背景的专业学位,在教育培养的各环节均突出实践性、实用性。教育硕士和教育学硕士在学位上处于同一层次,但类型不同,规格不同,各有侧重。两者在培养目标、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形式、论文要求等方面都有特定的要求和质量标准,是不可互相代替的学位。 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于1996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在这十年中,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取得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也相应凸显出众多应及时解决的问题。英美发达国家专业学位教育发展得比较早,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方面也相对比较成熟,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和吸收的有益经验。我们要:在本着“洋为中用”的原则,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和培养单位的实际情况,改革和发展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 本文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主要采用文献分析和比较研究的方法,在分析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现状的基础上,认为应在落实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扩大培养单位自主权,协调好自律与自主关系;调整优化课程结构,建设好实践课程和基地;增加双师型教师比重,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注重案例教学和行动学习;建立科学评估指标体系这六方面不断加强和改进我国的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确保教育硕士的培养质量,走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关键词】:教育硕士 专业学位 应用型 教育学硕士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G643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一 导言7-17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7-10
- (二) 研究综述10-15
- (三)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15-17
- 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概述17-30
- (一) 专业学位的含义及在我国的发展历程17-21
- (二) 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含义及发展历程21-24
- (三) 教育硕士与教育学硕士的比较24-30
- 三 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的现状分析30-48
- (一) 目标定位虽然科学,缺乏指导性和个性31-36
- (二) 大一统的招生制度,有碍外延式的发展36-37
- (三) 课程结构比例失调,专业学位特色较弱37-43
- (四) 师资队伍建设滞后,“先天不足,后天欠补”43-45
- (五) 教学形式单一落后,教学理论实践疏离45-48
- 四 改进和发展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建议48-59
- (一) 落实应用型的培养目标,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品牌48-50
- (二) 扩大培养单位的自主权,协调好自律与自主关系50-51
- (三) 调整优化课程结构设置,建设好实践课程和基地51-53
- (四) 增加双师型教师的比重,实行校内外双导师制度53-55
- (五) 多样参与型的教学形式,重案例教学和行动学习55-57
- (六) 建立科学评估指标体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57-59
- 结语59-61
- 参考文献61-67
- 致谢67-6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69-7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雪;;试论我国图书馆学专业学位教育的改革[J];才智;2011年20期
2 别敦荣;万卫;;论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4期
3 柯平;;柯平:以职业为中心的图书情报专业学位教育[J];图书情报知识;2011年05期
4 万红友;孟冬花;;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与质量提高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1年13期
5 王俊;刘若泳;;研究生报考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以武汉7所“211”高校为例[J];煤炭高等教育;2011年04期
6 高秦嫣;;兽医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8期
7 曹丽丽;李庆有;;我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湖北体育科技;2011年04期
8 陈传夫;;陈传夫:专业学位应面向宽广的图书情报职业需要[J];图书情报知识;2011年05期
9 赵宁伟;;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教育再认识[J];中国研究生;2011年06期
10 陈志祥;;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中开展校企合作教学模式的若干问题探讨[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周延丽;;我国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研究[A];首届农林院校教育管理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隗金水;;发展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路径依赖及其超越[A];2007广东省体育科学研究论文选[C];2007年
3 范忆;;开设编辑硕士专业学位——加快培养紧缺编辑人才的一个途径[A];编辑人才论——中国编辑学会第十一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忠宝;马国远;姜明健;;提高动力工程专业工程硕士培养质量综合措施[A];制冷空调学科教学研究进展——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制冷空调学科发展与教学研讨会[C];2006年
5 鄢明明;方光荣;谢鉴;易长发;;中外继续教育办学模式比较论析[A];2009年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设置论证"课题组;郑保卫;徐泓;雷蔚真;李玉洁;胡百精;方洁;徐金灿;任敏;张云燕;;关于设置新闻传播硕士专业学位的考察与论证[A];新闻学论集(第22辑)[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媒体评论员 沈文钦;专业学位教育慎提“去学术化”[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0年
2 复旦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 林荣日;专业学位教育:穿新鞋走老路?[N];社会科学报;2011年
3 ;文博行业自己的专业学位教育[N];中国文物报;2011年
4 记者 李文亭 实习生 许凌峻;我省专业学位教育获重大突破[N];江西日报;2009年
5 赵群;教育硕士专业越来越火[N];光明日报;2001年
6 焦新;首次全国专业学位教育工作会议在京召开[N];中国教育报;2001年
7 记者 王淑军;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N];人民日报;2001年
8 陆高峰 南京师范大学;警惕“学术”成为高等教育“负担”[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记者 张哲浩;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会议召开[N];科技日报;2006年
10 邓伽;专家:专业学位教育应该降低外语门槛[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时花玲;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邓光平;我国专业学位设置的政策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母小勇;论“临床专家型”教师的教育课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叶引姣;我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2 刘佳;教育硕士培养效果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3 杨香萍;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楚良勋;教育硕士培养资源优化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5 卢丹丹;面向小学教师的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6 赵悦;教育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杨阳;教育管理方向教育硕士的教育质量观及培养模式构建[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8 赵云花;教育硕士专业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卫嵘;综合性大学教育硕士培养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8年
10 刘文曦;美国教育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河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92457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924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