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30 08:32

  本文关键词: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研究生教育 管理模式 能力提升 对策


【摘要】:随着研究生人数的极速攀升,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已逐渐无法满足研究生的人数规模。由此,本文针对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得出了现阶段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即录取制度存在片面性,能力培养过于单一,以及能力验收具有一定的缺失,并以此作为着眼点寻求解决途径,从构建突出能力的录取制度,执行"宽进严再进"的录取策略,强化研究生能力培养模块,以及制定凸显研究生能力的验收制度三个方面对现存的研究生教育管理模式进行完善,以此推动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的长效发展。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 管理模式 能力提升 对策
【分类号】:G643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的逐年提升,我国研究生数量呈现极速增长的势头,合理有效地平衡我国研究生数量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系成为当下高等科研院校面临的重要问题。研究生这一群体既是高等科研院校培养专业科研人才的目标对象,同时也是深入掌握专业技能,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成峰;;树立科学管理理念,加强研究生教学管理[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S1期

2 郑冬梅;;产学研相结合 探索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明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加强与职业领域的有效衔接[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9期

2 孙凌晨;王娜;罗丹丹;;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体系探讨[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12期

3 袁龙义;费永俊;;农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教育探究[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2期

4 常宝英;;关于全日制计算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0年27期

5 林桂娟;於朝梅;宫佳;王恬;;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探讨——以南京农业大学农业推广养殖领域研究生培养为例[J];高等农业教育;2011年11期

6 田甜;;对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若干思考[J];经营管理者;2011年13期

7 杨明;贾智伟;;安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构建[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年19期

8 白君贵;;职业背景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J];才智;2012年27期

9 曹思婷;;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5期

10 郑慧;彭灵灵;王婷;王志刚;;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问卷调查[J];高教研究与实践;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伍玲婵;孙河川;;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对沈阳的启示[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2年

2 伍玲婵;孙河川;;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专业学位教育对沈阳的启示[A];第九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教育科学与边缘科学分册)[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建功;中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比较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丽;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管理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2 徐旭;高校参与下的中学教师研修共同体支持平台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郑继超;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课程设置及培养模式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文芳;基于项目管理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0年

5 台晓鑫;基于CIPP的全日制工程硕士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年

6 马鹏飞;我国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1年

7 董方;职业实践导向的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8 万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对导师队伍建设的挑战与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9 陈明飞;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杨宁;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周向东;;“产学研结合”培养工科类研究生人才[J];纺织教育;2008年04期

2 张新厂;钟珊珊;;“产学研”联合培养复合型研究生模式探讨[J];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姜澄宇;高素质工程型创新人才培养实践与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3年09期

4 李未;;紧密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大力培养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开展工程硕士教育10周年的实践与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永刚;柯荔宁;;我校研究生教育实行二级学院管理改革与实践的探讨[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2 刘皓;张轶欧;;研究生教育的管理创新[J];理论界;2007年04期

3 俞晓菁;;教研型大学研究生教育二级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6期

4 李晓玲;;研究生教育管理改革刍议[J];管理观察;2009年15期

5 武敏;;新形势下高校研究生事务管理模式探析[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6 季明;鲁越华;郭晓东;;新形势下我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问题分析[J];江苏高教;2007年06期

7 胡瑞;李忠云;陈新忠;;系统论视角下研究生教育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3期

8 李门楼;;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信息系统建设的思考[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9 宣华;高策理;郭大勇;;创新教学管理模式 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年11期

10 牟宏晶;张辉;;硕士研究生校、院二级管理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征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背景下高等院校管理模式创新[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宝生;;人文社科实践教学中心建设与管理[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吴文鹏;;学校管理现状及3M管理模式探析[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B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黄柏胜;廖晓红;管茶香;罗自强;李竺亭;;机能实验中心管理模式的探索[A];湖南省生理科学会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5 李文利;;高等教育之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还是能力筛选?[A];2009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姚加惠;张亚群;;西南联大管理模式研究[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5)——中国学校史志[C];2009年

7 尹立新;;建立高校档案集中统一管理模式[A];新时期档案工作论文集[C];2005年

8 李志荣;沈颂东;张洪利;;开放实验室管理创新的若干思考[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樊建军;林晓冬;郑玉荣;沈如群;方伟岗;;北京大学医学部“十五”“211工程”建设成效分析及其管理经验和体会[A];中华医学会医学科研管理学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暨第二届医学科研管理研讨会征文汇编[C];2006年

10 于翠霞;王力平;陈俊红;;对后勤社会化改革中学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探索[A];研究与交流——北京高校后勤学生公寓工作研究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盐城师范学院 李法德;改变人才管理制度方能造就大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2 记者 赵凤华;北京高校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N];科技日报;2007年

3 三晋;打工赚钱 能力提升 如何兼得[N];中国妇女报;2004年

4 特约记者 徐少亚 刘小湄 记者 王振华;南化大研究生教育管理新办法多方叫好[N];中国化工报;2000年

5 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党委书记、教授 胡章记;实施“1+54321”管理模式 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N];法治快报;2010年

6 通讯员 薛习飞 仇瑞杰;山西闻喜:建立大学生村干部创业能力提升长效机制[N];中国人事报;2010年

7 记者 刘小湄;用新思维新机制培养人[N];中国教育报;2000年

8 靳贤胜;河南焦作师专实行助学贷款三个三管理模式[N];中国改革报;2010年

9 王永杰;多校区大学的管理与发展[N];光明日报;2007年

10 本报记者 李影;见习还拿补贴2500个名额等你来[N];成都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淑霞;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2 张卫良;大学核心竞争力理论与实践研究[D];中南大学;2005年

3 杨咏梅;从管治到善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邓丽红;中国高校教育营销管理模式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5 李少白;高等学校资产管理与资产评估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0年

6 张安富;合并型多校区大学融合过程中的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7 杨连生;大学学术团队管理模式与组织效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8 于艳玲;高等院校应急管理体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9 金光(Balgan Altangerel);中国与蒙古高等教育行政管理结构比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彭阳红;论“教授治校”[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菊莲;运用“鲶鱼效应”构建高校教师管理模式[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2 陶星洁;国家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与孵化体系建设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王大为;教育生态学在高等师范院校科研管理中应用的初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段然;我国大学科技园管理模式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5 王红梅;高校教师岗位聘任制:现在与未来[D];山东大学;2007年

6 崔炳辉;中国多校区大学管理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李欣;高校后勤集团可持续发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8 张岳;高校物业管理模式探讨[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9 毛章勇;聘用制下高校人事档案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10 贝广勇;宋代书院管理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4718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94718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81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