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区域经济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
本文关键词:基于区域经济视角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
更多相关文章: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区域经济 路径选择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人力资本,并逐渐成为技术创新的孵化器。高层次专门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已成为区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应着眼于区域经济发展,发展比较优势、优化培养结构、创新培养模式,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实现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
【作者单位】: 辽宁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 专业学位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 区域经济 路径选择
【基金】: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辽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JG12DB082) 辽宁教育研究院2012年度立项课题: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与推进策略研究(YYB1201)
【分类号】:G643.0
【正文快照】: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加速,愈来愈多的职业走向专业化,对职业型、复合型、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国家中长期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层次专门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海军;;我国区域研究生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2011年04期
2 方心如;;基于工学结合的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商场现代化;2010年13期
3 周永;;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1”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4 余芝轩;;英国“三明治”教学模式探讨与借鉴[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5 周刚;;探索“双证融通”模式 提高学生技能水平[J];石油教育;2009年02期
6 孟昭上;杨旭辉;管慧丽;;刍议我国地方性特色高校产学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J];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庄梅霞;江苏省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2 彭俊波;基于CBE与现代教育新技术的三峡库区职教模式与实践研究[D];北京化工大学;2011年
3 王军;中等职业学校三产类学生实习现状的调查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1年
4 王春社;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9年
5 肖佳妮;加快构建广东中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对策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09年
6 何志勇;项目教学法及其在中职技能教学中的应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7 徐婷婷;行动导向教学法在中职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李秀勤;我国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角色认同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9 范雯媛梓;广西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战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2年
10 魏强;校企合作培养服务外包企业商务人才的模式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王云贵;;论职业教育对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2 林勇;我国教育与经济增长协调发展关系及实证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3年06期
3 龚放;整合与联动:打造长三角高等教育发展极[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1期
4 余秀兰;分工与合作:促进长三角高等教育新发展[J];教育发展研究;2004年01期
5 胡玲琳;潘武玲;;学术性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及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19期
6 贾永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弱势高校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0年01期
7 王淑芬;;全国百强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研究[J];统计与决策;2007年08期
8 毛盛勇;;中国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区域协调性[J];统计研究;200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冯美玲;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2 陈丽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系统考察[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必裕;高教层次结构与区域经济的关系[J];江苏高教;2003年05期
2 李秋霞;高等教育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经济师;2005年05期
3 李常香,陈敬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性的非均衡分析[J];辽宁教育研究;2005年07期
4 蒲明强,阎露方,王忠;我国高校教师聘任制改革路径选择[J];理论月刊;2005年09期
5 秦良玉;;地方高校的改革理念与路径选择:挑战与回应——兼论山西大学的发展策略[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6 牛杰;赵经磊;;高校音乐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路径选择[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7 周丽英;巫文辉;;我国体育院校分层与定位下的新路径选择[J];体育与科学;2006年03期
8 杨丽萍;;高校网络德育创新及路径选择[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夏宏奎;;新建本科院校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年08期
10 李星云;;论高等教育的经济功能与区域高等教育发展[J];江苏高教;2006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荣坦;卢成晓;;中国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均衡关系的动态模型[A];第十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赵炳坤;;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A];2009中国·廊坊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廊一体化研究——廊坊市域经济发展与京津廊经济一体化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徐文俊;刘志民;;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问题与对策[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郑立新;于雪苓;;谈普通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A];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交流论文集[C];2002年
5 李敏昌;黎见春;;实施《概论》课实践教学的路径选择[A];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C];2009年
6 高等学校教育成本研究课题组;周元武;;高等教育成本研究的路径选择[A];2004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二)[C];2004年
7 黄树茂;覃乃勉;;北部湾区域经济开放开发与高校教育文化支撑的构想——关于构建北部湾大学城的理论思考[A];广西老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解开翔;;高校公民教育的缺失与路径选择[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政府管理创新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学术年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10·专刊2)[C];2011年
9 ;安徽财经大学区域经济学硕士点、硕士生导师简介[A];安徽城市经济学会会议资料汇编[C];2007年
10 韩晓琴;;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A];第二届全国农林院校教育科学类研究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雁雷邋 宋宏;建构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共生系统[N];安徽日报;2007年
2 记者 吕爽 通讯员 张国君;清华美院创作基地落户我市[N];德州日报;2011年
3 额尔敦;农村与区域经济硕士学位研究生班在鄂尔多斯开班[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4 记者 李欣瑶;我省高校将立足区域经济培养急需人才[N];甘肃日报;2011年
5 易剑东 江西财经大学副校长;中国特色现代大学构建的路径选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记者 陈雯;鼓励年轻教师直接服务企业[N];东莞日报;2008年
7 刘莉;教育接力中 把学生传得更快更远[N];中国教育报;2006年
8 华长慧;构建服务型教育体系 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谐发展[N];宁波日报;2006年
9 记者 朱振岳 通讯员 柳国庆;绍兴文理学院靠特色强校[N];中国教育报;2005年
10 刘婷;高等教育市场的经济分析及路径选择[N];社会科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李咏梅;新时期高校意识形态控制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2 贺祖斌;中国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学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04年
3 吴开俊;公立高校“转制”:路径选择与制度安排[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张志刚;高等教育区域优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刘叶;建立创业型大学:管理上转型的路径[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孙祥;大学生就业区域流向及引导策略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1年
7 郝进仕;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发展战略与战略管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朱小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的方式及路径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勇;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模式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2 吕海萍;浙江高校科技创新勇力及其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2年
3 柯常青;美国高校区域经济职能的实现模式及其借鉴意义[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4 王丽芳;陕西省高等教育与经济非均衡发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5 杨柳;地方院校办学特色建设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新荣;试论高等教育制度的文化性格[D];苏州大学;2006年
7 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8 王建琴;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9 钟永泉;我国研究型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8年
10 邹阳;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地区差异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505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yjsjy/950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