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07 18:37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动力机制


【摘要】:校企合作是高职院校发展的重点,如何保障和促进高职院校企合作长期稳定发展,研究探索动力机制必不可少。本文在分析影响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构建因素的基础上,分别对学校和企业寻求合作因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构建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的策略。
【作者单位】: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G717
【正文快照】: 随着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对高职教育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技能人才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点。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校企合作成为公认的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方式,许多高职院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形式、新方法,以期不断提升自身的核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晓明;;“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校企合作动力机制探究[J];教育评论;2013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滨娜;章顺虎;盛敏奇;侯纪新;杨维翰;;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培养与工程实践[J];中国冶金教育;2014年04期

2 刘炎;孙启国;刘峰斌;;“卓越计划”下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5年02期

3 杨婷松;艾长胜;朱绍伟;周天文;;应用型本科“卓越工程师计划”实践环节若干问题探讨[J];高教学刊;2015年02期

4 娄卫诗;杨涛;;“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课堂设置探究[J];时代教育;2015年11期

5 强跃;李莉;莫丽华;;基于校企合作模式的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研究——以重庆三峡学院土木工程专业为例[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3年12期

6 赵捍东;张宪国;张会锁;;“兵工行业卓越工程师培养”本科层次行业标准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7 严玲;祝丽娟;邓娇娇;;工程管理类本科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工作坊实践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11期

8 潘佳卉;魏天路;颜兵兵;;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探索[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年05期

9 王韵芳;杜海燕;张忠林;申峻;郝晓刚;刘世斌;;化工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方案探索与实践[J];化工高等教育;2015年01期

10 王虹;高建村;靳广州;李翠清;宋永吉;靳海波;何广湘;;基于卓越培养计划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与实施[J];化工高等教育;2015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盼;先进装备制造业现场工程师成长的实证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汪泓;;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的理论与实践创新[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研究;2010年03期

2 孙颖;陈士俊;杨艺;;推进卓越工程师孵化的现实阻力及对策性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年05期

3 林健;;校企全程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年03期

4 高雪梅;潘丰;;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初探[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11期

5 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年03期

6 赵启峰;王玉怀;田多;郭敬中;;校企合作培养“卓越工程师”[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鲍宗豪;崔翔;;在深化改革中建构政府职能转变的动力机制[J];河北学刊;2014年03期

2 胡士杰;朱海琳;;论政府在城镇化动力机制中的角色与作为[J];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3 王振亚;孔国庆;方文;;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动力机制[J];铜陵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4 莫顺斌;雷敖;周繁花;;论学生写作动力机制的构建[J];文教资料;2009年28期

5 孟海涛;;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动力机制研究[J];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2013年03期

6 王学森;;论统筹城乡基层党建的动力机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7 宁曼荣;;构建高校党的纯洁性建设动力机制的思考[J];高教论坛;2014年04期

8 裴跃进;校本教师培训动力机制的建立探究[J];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9 张恒,冯涛;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论渊源与动力机制刍议[J];科学·经济·社会;2005年03期

10 王金星;刘光明;;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动力机制初探[J];科技与企业;2013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邹玉;;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的动力机制解析与规划反思[A];多元与包容——2012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2.城市总体规划)[C];2012年

2 郭凯峰;杨渝;吴先勇;胡海鹏;;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支撑路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A];山地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13年学术年会·西南片区会议论文集[C];2013年

3 熊承清;许远理;;幸福感的心理动力机制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郭凯峰;胡海鹏;徐静瑶;;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支撑路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A];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2年

5 于兰军;张学强;陈栋;;关于当前城镇化中几个问题的思考——基于相关文献的梳理[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3 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4年

6 郭凯峰;杨渝;吴先勇;胡海鹏;;山地城镇化的动力机制与支撑路径研究——以云南省为例[A];城市时代,,协同规划——201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0-区域规划与城市经济)[C];2013年

7 曾鹏;;集体行动动力机制理论的四种取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树明;甘肃省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2 翟文杰;金融发展促进二元转型的动力机制与效应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153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153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