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基于“五位一体”指标体系的学生选择高职影响因素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4 05:06

  本文关键词:基于“五位一体”指标体系的学生选择高职影响因素研究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5年3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 “五位一体”指标体系 学生择校 影响因素


【摘要】: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急需高职院校培养大量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然而一些学生不愿选择高职院校,一些用人单位对高职学生满意度不高,这似乎已经成为制约高职院校发展的瓶颈。基于此,文章构建了以"办学能力、办学质量、学校声誉、校园文化、社会影响"为主体的"五位一体"指标体系,并就学生性别、年级、专业、家庭所在地等个人特征对高职院校选择的影响情况做了具体分析,以助力高职院校更好地开展宣传推广和品牌建设。
[Abstract]: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construction is in urgent need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ultivate a large number of high-quality, high-skilled personnel, but some students do not want to choos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some employers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atisfaction is not high. This seems to have become a bottleneck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Based on this, the article constructs a "five-in-one" index system with "the ability of running a school, the quality of running a school, the reputation of the school, the campus culture and social influence" as the main body. The influence of students' gender, grade, specialty and family location on the choice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s analyzed in order to help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o carry out propaganda and brand construction better.
【作者单位】: 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贸管理系;
【基金】:2013年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课题“基于Aaker模型的转型期高职院校品牌评价实证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3A02)
【分类号】:G718.5
【正文快照】: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力军,高职院校在提升我国科学技术生产水平、提高社会劳动生产力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21世纪以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发展,其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也日益明确。特别是一批示范院校的建设初显成效,对高职院校走品牌建设的发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杨金华;;高校自主招生权与考生择校权的冲突与平衡[J];高教探索;2011年06期

2 肖蕾;;影响高考志愿填报的因素探析[J];教学与管理;2006年31期

3 乐国林;城市家庭高考志愿填报中的代际差异[J];青年研究;2003年09期

4 王毅杰;梁子浪;陆宏生;;高考志愿填报中的行为策略:户籍的影响[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邓宏亮;;地方高等院校入校学生择校因素分析[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李玉贤;;经济学专业报考热现象的经济学分析[J];消费导刊;2008年09期

3 冯金旭;;高中考试志愿填报策略研究[J];高考(综合版);2013年05期

4 李春晖;路东平;刘妹阳;;高考志愿填报影响因素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5 王平;李淑玲;傅莹;时忠丽;司传平;;高考志愿填报相关因素实证分析[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4年05期

6 肖燃;;中学生考试诚信获得的家庭与社会因素研究[J];中国考试;2015年03期

7 梁明月;;试论高考专业志愿填报的非志愿性[J];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2011年04期

8 张海芳;南守宇;朱新华;;高考生填报志愿的心态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0年02期

9 陈卓;;当今中国教育与社会分层研究特点述评[J];中国高教研究;2008年07期

10 徐兰静;李珊;严钊;;基于协同过滤的高考志愿推荐系统[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5年07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高妙飞;高考志愿选择行为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梁爽;高考考生择校行为与择校满意度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3 黄玮;高考志愿决策结构模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4 蒋峰;高中毕业生择校决策行为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姗珊;场所依恋对高考志愿填报的影响[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6 王敏宜;家庭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7 全春浩;延边地区农村小学空间布局调整实证研究[D];延边大学;2012年

8 鲁鑫;高校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9 尤斌;大学形象与高中生择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伟宜,顾自安;各阶层子女对高校科类选择的偏好与入学机会差异——基于偏好模型的解释[J];教育与经济;2005年02期

2 杨东平;;高等教育入学机会:扩大之中的阶层差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年01期

3 田晓虹;论前期亲子互动中的亲代素质[J];当代青年研究;1999年06期

4 刘精明;;高等教育扩展与入学机会差异:1978~2003[J];社会;2006年03期

5 钱民辉;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分析[J];社会科学战线;2004年04期

6 余小波;当前我国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机会探析——对某所高校2000级学生的实证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年02期

7 林永和;职业生涯早规划[J];中国青年研究;2003年04期

8 李春玲;社会政治变迁与教育机会不平等——家庭背景及制度因素对教育获得的影响(1940—2001)[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3期

9 李煜;;制度变迁与教育不平等的产生机制——中国城市子女的教育获得(1966—2003)[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国强;;高校学生文化的特点与对策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06年06期

2 瞿华;;论教育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J];经济问题探索;2006年12期

3 鲍银霞;;课程实施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耿旭;;大学生到农村任职的影响因素分析与思考——基于武汉大学生需求调查[J];经济师;2009年02期

5 徐安琪;张亮;;父亲育儿投入的影响因素:本土经验资料的解释[J];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04期

6 张少平;;社会资本:大学生就业中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个案的研究[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10期

7 王蓓;苗元江;黄海蓉;朱晓红;;高校教师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年03期

8 马骁;;大学生的拖延心理及干预策略[J];中国职工教育;2013年22期

9 梁智;;天赋与后续培养对人才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1986年04期

10 陶云;姚国荣;;国内顾客抱怨行为研究述评[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洪_";周代全;黎川;;数字化X线摄影床旁照片体会[A];2009中华医学会影像技术分会第十七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2 庞玉锋;;保险业溢出效应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中国保险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杨莉;傅鹏程;王鲁滨;金鑫;;我国企业债券流动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A];第十二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周思怡;李梦婷;池丽洁;周映;;个体吸烟影响因素调查——基于对19位吸烟者的访谈[A];第八届中国健康传播大会优秀论文集[C];2013年

5 潘东旭;查冬兰;;上市公司诚信影响因素实证研究[A];2011年安徽省科协年会——机械工程分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刘红梅;刘丽君;李明;;中学生吸烟现状及影响因素调查[A];中华预防医学会石油系统分会第五届预防医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7 陈艳;李培培;;良心行为影响因素的内隐与外显研究[A];第七届全国心理卫生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14年

8 陈立中;;转型时期我国城镇贫困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A];中国经济特区研究[C];2008年

9 廖凤林;刘霁炜;;大学生自我差异影响因素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刘海敏;李建勋;;浅谈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影响因素[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3卷)[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兴业期货高级研究员 施海;影响因素错综复杂商品外弱内强[N];第一财经日报;2013年

2 山西山煤宁武晋海洗煤有限公司 赵云鹏;企业创新能力影响因素探究[N];山西科技报;2014年

3 本报记者 曹乘瑜;政策是医药股最大影响因素[N];中国证券报;2013年

4 本报特约分析师 张春良;影响因素不一 麦价“内稳外弱”[N];粮油市场报;2013年

5 记者 曲德辉;下半年信贷投放存在两方面影响因素[N];期货日报;2009年

6 郝前进 王淼薇 复旦大学国土资源经济研究中心;企业生存发展及其影响因素[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7 国家兔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主任 河北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二级教授 谷子林;獭兔行情的影响因素及应对措施[N];河北科技报;2013年

8 李海辉 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利率曲线:影响因素与改革方向[N];中国经济时报;2014年

9 通讯员 刘依;2009中国汽车市场影响因素研讨会召开[N];中国石油报;2008年

10 中宏形势跟踪课题组;经济增长要考虑更多交互影响因素[N];上海证券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叶磊;组织信息化过程中个体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年

2 申洪源;中国城市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3 聂鑫;农地城市流转中失地农民多维福利影响因素和测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1年

4 芦鹏宇;基于自动议价系统的议价结果影响因素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吕一博;中小企业成长的影响因素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6 张骏;用户接受网上银行影响因素及管理策略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北京);2014年

7 孙东;我国区域创新的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大学;2015年

8 王馨竹;大学生金钱态度的结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沁芳;电子商务用户信任影响因素建模及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10 杨玉英;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影响因素与效应研究:理论分析与经验证据[D];吉林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冬梅;工程信任影响因素及建立机制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2 石晓晶;大学生网络购物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3 段伟伟;中国商业银行X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9年

4 焦瑞;山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生存质量现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9年

5 吕军城;山东省高校学科带头人培养的影响因素研究[D];潍坊医学院;2007年

6 田垒;3G服务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7 杜宇玮;国际对华产业转移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8 汪宁;苏州高职生择业影响因素的调查及研究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9 郑丽敏;北京城市居民职住分离影响因素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10 刘中杰;河南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21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4221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cfa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