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德、澳两国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特点及启示

发布时间:2018-01-15 20:37

  本文关键词:德、澳两国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特点及启示 出处:《教育与职业》2015年3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德国 澳大利亚 行业组织 职业教育


【摘要】:以行业组织为平台,构建以行业为主导的职业教育模式,是一些国家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模式。德国、澳大利亚在发展本国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均把行业组织作为职业教育的管理、监督、共享机构,其目的在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实效性。探讨德、澳两国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总结其特点,对于促进我国行业组织有效参与职业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Abstract]:It is an important mode for some countrie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ome countries. Germany and Australia are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ir own country.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ode of the participation of trade organization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Germany and Australia and summarizes its characteristics. To promote the effective participation of industry organizations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h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significance.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基金】:2011年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我国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模式及机制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1JY03)
【分类号】:G719.1
【正文快照】: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主要是行业组织参与职业教育的面不广、深度不够、模式单一、主导作用发挥不明显、相关保障机制不健全,尤其是政府在发挥行业组织的管理、监控等职能上的指导力度不够。解决以上问题的重要举措是鼓励行业组织多途径、多方式积极参与职业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邓佳楠;邓志军;;美国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的模式及特点[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2 李森林;张雅莹;;国际行业培训的发展与经验——德、澳、英、韩四国行业培训的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2009年02期

3 韩国明;程贵妞;;行业协会参与下的职业教育运行机制分析[J];教育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朱春秋;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保障机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程贵妞;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少华;;浅析行业社会组织在教育培训中的科学定位问题——中国林业教育学会成人教育分会在林业教育培训中的实践[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2 陈双;刘小娟;;发达国家高等非学历教育的发展特点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11期

3 李小斌;;高职院校与区域性行业协会发展“产学联盟”的研究与实践[J];电子商务;2011年11期

4 韩冰;王章忠;黄晟祥;杭祖圣;寇波;;加强高校/行业协会合作促进工程应用型高级人才培养工作的研究与实践[J];广东化工;2011年02期

5 廖素清;;构建我国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激励机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07期

6 梁菊红;赵鹏;;行业管理在职教集团工作中的创新与实践——以淄博市纺织服装职业教育集团为例[J];纺织服装教育;2015年03期

7 朱保华;;基于职业教育集团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1年10期

8 蔡丽芬;崔永华;;基于职教集团框架的工学结合课程的跨界开发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年29期

9 梁忠厚;;论职业教育集团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带动作用[J];教育与职业;2011年26期

10 李晓茸;;深化企业实践内涵,提升企业实践实效[J];价值工程;2010年3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王全旺;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需求协调发展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朱春秋;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保障机制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2 熊懿清;校企合作“双师型”团队建设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3 卢金燕;行业协会在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1年

4 王杨红;辽宁省原行业院校划转地方后的办学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

5 林波;行业协会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角色期待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2年

6 孙腾飞;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问题与实践可能性[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7 魏体丽;澳大利亚行业技能委员会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8 罗颖;跨越“求利”与“育人”的鸿沟[D];广西大学;2012年

9 葛丹阳;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晓波;;英国多科技术学院政策述评[J];比较教育研究;2007年04期

2 李宝元;;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职业生涯管理对策[J];湖南社会科学;2009年03期

3 黄日强;;行业协会在加拿大社区学院职业教育中的作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4 徐家林;徐浩;;行业:承载特色高职教育的坚强基石[J];高教论坛;2006年03期

5 宋子慧;行业协会概念新探[J];中国工商管理研究;2003年02期

6 尚慧文;高鹏;;澳大利亚TAFE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J];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7 张仁峰;美国行业协会考察与借鉴[J];宏观经济管理;2005年09期

8 李森林;张雅莹;;国际行业培训的发展与经验——德、澳、英、韩四国行业培训的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2009年02期

9 范湘凌;胡丹缨;;行业协会的性质解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年03期

10 李向东;职业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吕红;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课程质量保障的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谢增福;行业协会功能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于海静;澳大利亚TAFE的研究及对中国高职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庞世俊;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3 许文全;我国职业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地位和作用的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4年

4 孙娟;全社会信息资源共享的可持续发展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5 王士星;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模式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谭佳;澳大利亚TAFE学院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程贵妞;行业协会参与职业教育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8 陈仙;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动力机制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9 曾振中;高校与行业协会结合培养创业人才的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严璇;杨丽敏;;发展中的澳大利亚培训包[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36期

2 顾海悦;;澳大利亚职业培训包制度的行业主体作用及科学管理思想[J];职教通讯;2007年08期

3 徐中意;;澳大利亚培训包的优势及其对我国高职课程改革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9年06期

4 陈宝珠;;基于澳大利亚培训包体系对职业能力开发的思考[J];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28期

5 巫向前;薛文隽;应吴硕;;澳大利亚卫生职业教育培训包与资格框架研究[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年S1期

6 黄日强;;澳大利亚TAFE培训包及其重要作用[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张美娜;顾威;;探索以职业技能为导向的培训包建设[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1期

8 李旭海;陈西青;;基于校企合作的职业技能“培训包”开发研究[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9 邹建英;;澳大利亚培训包的优势及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1年31期

10 何衡;马诗琴;;高职院校商务经纪与代理专业教学中“培训包”体系的运用[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5条

1 昆山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顾亚芳;澳大利亚:务实高效的职教培训包[N];江苏教育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潘光;行业在发展职教中怎样发挥作用[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 姜大源;澳大利亚:技术与继续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中澳(重庆)职教项目中方专家组组长 赵为粮;无愧于中澳两国政府赋予的使命[N];重庆日报;2007年

5 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李皖;以先进职教理念促进高职教育更好发展[N];贵州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赵聪;澳大利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包”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2 刘美霞;澳大利亚STW改革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郭姗姗;澳大利亚职业学校先前学习认定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齐婷婷;澳大利亚远程职业教育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5 王彬;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培训包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2998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42998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5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