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5 20:28

  本文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出处:《锦州医科大学》2017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 创新创业教育 对策


【摘要】:当前的高职教育,更多的是着眼于当前的社会劳动需求,以个体为对象,是一种以学生所在岗位的社会地位以及在岗位上取得的成果为价值取向的教育。这种教育下培养的学生能够暂时适应社会的需求,但无法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形势。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转换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机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要不断引向深入。”因此,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教育,不仅是整个社会发展内在动力,也是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创业创新教育对于优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帮助学生树立创新创业思想,应对瞬息万变的社会就业形势,具有重要的意义。从上述认识出发,本文从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这一命题进行了阐述:第一部分,介绍本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点,并对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对本论题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结合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基本思想、政策为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对策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并进一步从高职教育含义入手对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可行性和必要性进行了阐述。第三部分,采用问卷调查、个体访谈等方法针对锦州市高职院校进行了调研,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从教育理念、教育体系以及教育外部环境等方面切入,分析了影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原因。第五部分,针对影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的问题,提出了从树立新理念、构建新体系、优化教育环境等方面完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建议。
[Abstract]:In the second part , the author points out that " double creation "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It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promo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

【学位授予单位】:锦州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717.3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吴锦城;创业十大忠告[J];管理科学文摘;2001年07期

2 张军;上海为什么出不了创业家[J];中国人才;2002年03期

3 柳沛;创业计划[J];成才与就业;2004年Z2期

4 肖信东;;成功创业入门十要诀[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06期

5 理查德J·古森;;创业家的5种态度[J];新前程;2009年04期

6 子雁;;低成本创业,先从兼职开始[J];职业;2009年28期

7 何飞鹏;;把创业当成一辈子的事业[J];职业;2012年04期

8 鲁兴启;美国青年创业家的崛起[J];研究与发展管理;1993年04期

9 纪秩尚;结合两利 相得益彰──谈创业教育的结合原理[J];教育科学研究;1994年06期

10 张永艳;何晓斌;成功;;大学生创业动机、韧性与创业倾向——基于个体—环境互动的视角[J];江汉学术;2014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文婷;李新春;;经验还是教育更重要?——不同制度环境下创业者知识结构与创业价值的关系[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张丽t ;高秀娟;;中外女企业家创业特征比较研究[A];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研究会第十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8年

3 纪世瀛;;关于建立《创业教育工程体系》的建议[A];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会刊[C];2007年

4 韩宝磊;;论农村文化建设中农民创业家精神的培育[A];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C];2009年

5 杨德林;刘方;高敬;;科技型创业家社会关系网络的建立和发展——关于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一项实证研究[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黄俊;陈扬;麻晓霞;;女大学生创业内因与创业意图研究:基于西南地区的实证研究[A];第十三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董志强;张天华;;创业与失业:基于广东省的实证研究[A];市场经济与转型升级——2011年广东经济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李全起;;企业家的特质[A];西部大开发 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2000年学术年会文集[C];2000年

9 刘艳华;;建构主义学生观对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启示[A];2009年全国高校学生工作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黄朝晖;;高职院校实施创业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A];北京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2005-2007)[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通讯员 殷锦芳邋余战先;武汉市十大杰出创业家评选启动[N];长江日报;2007年

2 本报记者 章国保;应大力促进大学生创业[N];光华时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卜令伟;让创业的种子落地生根[N];友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刁萃;听! 那些成功者们的创业建议[N];中国经济导报;2007年

5 南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黄德群;推进全民创业 加快经济发展[N];韶关日报;2007年

6 商报记者 王晓然;创业辅导助力自主创业[N];北京商报;2008年

7 数字100市场研究公司 整理;大学生创业新趋势:理性+务实[N];人民政协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徐晶卉;让学生的创业精神自然生长[N];文汇报;2010年

9 福建中医药大学 王艺;医学生需要创业教育[N];中国中医药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李雪林;创业教育脱离实践难“给力”[N];文汇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董英南;学术创业的空间知识溢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2 陈巍;创业者个体因素对创业倾向的影响:感知环境宽松性的中介作用[D];吉林大学;2010年

3 吴东晓;创业社会胜任力结构模型与绩效关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4 周菁华;转型期我国农民创业:行为、风险及激励[D];西南大学;2012年

5 费良成;创业企业融资战略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1年

6 唐伟;双向道德风险与创业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滑瑞;影响我国大学生成功创业的因素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高青;上海市青年创业发展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3 易文婷;基于创业动机的大学生创业环境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2年

4 郭洋;农户就地创业过程中借贷意愿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5 李玉;跨境电子商务创业企业绩效影响因素实证分析[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荣振;特种养殖创业项目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5年

7 刘海;我国现阶段返乡农民工创业培训研究[D];山西大学;2014年

8 王海林;影响90后大学生创业决策因素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4年

9 朱春芳;扬州市妇女创业现状与政策支持研究[D];扬州大学;2015年

10 马德水;创业资本市场制度发育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2994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42994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e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